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联通 >

4G时代移动流量更需“变现”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作者:徐勇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11 11:38 
核心提示: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四个月,我国用户的人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已达121M,同比增长37.1%。相对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17.4M,月户均流量首次突破100M后,延续高速上涨的势头。除了工信部数据在宏观层面反映出该特征,三大运营商的信息也折射出用户月均流量增长的

4G这个夏天格外忙碌,跟很多刚刚经历中考、高考的家庭一样,各大电信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也迎来了近年来的一次大考——迎接4G。中国移动TD-LTE大规模招标已经开始,中国电信也已经明确了FDD-LTE和TD-LTE混合组网的计划,4G全面商用帷幕即将拉开。

如今,整个电信业都为OTT的冲击而苦恼不已,业务遭遇冲击,收入增幅下滑,运营商若想突围,4G技术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就跟即将步入新学校的孩子一样,新学校只是一个新的起点,4G也是如此。

4G能大大提高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的速度,是2G的150倍、3G的10倍以上,用户体验的提升将会改变用户行为习惯,运营商的业务面临新的挑战。同时,4G时代无线带宽剧增也使得基于移动宽带的各种业务创新和流量经营成为可能。

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四个月,我国用户的人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已达121M,同比增长37.1%。相对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17.4M,月户均流量首次突破100M后,延续高速上涨的势头。除了工信部数据在宏观层面反映出该特征,三大运营商的信息也折射出用户月均流量增长的现状。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今年3月指出,中国联通3G智能手机月户均流量已高达256M,而且正在以更高速度增长。而中国电信的户月均流量为140M左右。

电信行业数据和运营商各类经营数据,均指向用户的月户均流量消费激增的事实,这直接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数据业务收入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去年全年,中国电信移动数据业务收入达到436.37亿元,较上年增长47.3%,在移动服务收入中的比重由2011年的43.4%增长到2012年的47%;中国联通的移动业务主营收入占比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占比达到59.9%。

另一方面,数据流量业务对语音、短信的替代效应增强。伴随着用户流量消费使用习惯养成,微信等OTT应用的迅速崛起,给运营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流量需求的蓬勃兴起,不单单意味着全球技术更替、运营商业务转型的开始,更深层次的是这种行业巨变推动运营商必须改变以往经营、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加贴近需求的套餐,以及更加完备的计费管理系统。

这种流量激增的趋势到来4G时代只有更加剧烈,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成为当务之急。

不管最终选择以何种方式向4G演进,4G提速意味着运营商数据业务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进一步刺激运营商转型。

用户对高速宽带和数据业务的强烈诉求是运营商的机会所在。Juniper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4GLTE服务收入快速增长,预计将在2017年突破3400亿美元(今年只有750亿美元),约占当年全部移动服务收入(2G/3G/4G)的31%。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由传统的基础网络服务提供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成为趋势。尽管运营商传统语音短信收入不断受到OTT等新业务冲击,但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为其开辟了新增点。4G网络可降低每比特流量的承载成本,使运营商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流量经营成为可能。走在4G前端的运营商在大规模建网的同时,已经开始流量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推出新业务、新套餐等提升网络运营能力,实现营收增长。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就表示,国际主流运营商目前提供的4G套餐中,短信和语音已经不是收入构成的主流。根据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一份统计显示,美国的Verizon、日本的NTTDOCOMO等提供的4G套餐中,已经提出了语音、短信不限量,或网内不限量的服务。所以即使没有微信,运营商自身也必须完成从传统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转型。(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