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联通 >

联通年内将增900万家庭宽带新用户

来源:首都建设报 作者:蔡钰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19 09:24 
核心提示:要完成目标,当前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依然面临着入户施工改造难、应用内容拉动不足、缺乏光纤驻地网强制规范等挑战。刘超表示目前现行住建部仍是基于铜缆技术的通信线路配套建设规范,无法满足光纤接入建设需求。

带提速翻倍的改造工程,原有原512K用户升速为1M,1M用户升速为2M,安装光纤的2M用户升速为10M。在资费方面,1M宽带包月产物资费降为120元/月, 2M限时包月宽带产物每月40小时时长增至80小时。对于目前的宽带提速及降价情况,北京市民表示基本满意,但仍期待更优质的服务,毕竟与国外相比,网络速度与价格仍然偏高。

面对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宽带服务工作,中国联通公司表示,联通今年将重点开展4M及以上接入速率产品普及,全年预计新增家庭宽带用户超过900万户,年内实现4M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占比超过50%,力争达到60%;同时加快在城市普及10M-20M宽带,并实现农村宽带用户普及率和接入速率的大幅提升。在宽带价格方面,联通将通过多种措施,在年内继续降低单位带宽价格。

仍遇瓶颈 光纤改造不盲目最求数量

“我们还将扩大光纤接入覆盖范围,在城市区域尽快完成“光进铜退”改造,普及10M-20M接入能力,适度超前建设光纤接入网,但不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中国联通公司网络建设部副总经理 刘超表示,2012年联通计划在全国新增光纤覆盖家庭超过1000万户;在北方10省的行政村光纤通达率提升至72%。

要完成目标,当前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依然面临着入户施工改造难、应用内容拉动不足、缺乏光纤驻地网强制规范等挑战。刘超表示目前现行住建部仍是基于铜缆技术的通信线路配套建设规范,无法满足光纤接入建设需求。“这样运营商对采用光纤方式覆盖的诉求往往得不到开发商的响应。”他表示,政府应尽快出台光纤驻地网强制规范,并将光纤网络设施比照水电气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他也呼吁广大用户应对光纤入户布线施工的理解和支持。

双轮驱动 运营商宽带改造

近日,工信部下发“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2年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主要目标是: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降低单位带宽价格;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2000万户;扩大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规模;宽带应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联通公司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宽带服务现状大了一剂“强心针”。

而另外一剂宽带改造“助推剂”则来自固话、小灵通业务逐年下滑后,宽带业务收入在运营商收支表中逐年攀升的业绩。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联通宽带用户全年累计净增842.7万户,达到5565.1万户;宽带收入为492.6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首次超过固网语音。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