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电信 >

两大原因驱动中国电信进行DCI建设

来源:通信世界 作者:黄海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5-04-29 10:39 
核心提示:可以预测,DCI建成后一方面可以为中国电信的宽带、4G/3G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为互联网公司、政府企业客户的云提供更好的承载服务。简单总结,DCI是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宽带、4G/3G用户体验,面向云计算发展的需要、提高承载服务能力的一项举措

近日有重磅消息称,中国电信今年将在ChinaNet、CN2两张全国骨干网的基础之上,打造数据中心互联网络(暂命名为DCI),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节点互联,助力电信打造面向未来的云服务提供商。

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中国电信为何在大力建设4G网络、资金紧张情况下建这张网?如何建设这张网?会给云计算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就业界这些疑惑,《通信世界》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这也是中国电信首次详细解读数据中心互联网络的来龙去脉。

用户需求驱动DCI建设

《通信世界》:可否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互联的驱动力在哪里?这样的联接针对的是当前客户什么样的需求?

徐守峰:中国电信的IP网络包括骨干网和城域网,骨干网分为ChinaNet和CN2两个并行的、各自拥有独立公有AS号的网络。

涉及到城域网和IDC,可从用户上网过程说起。互联网的内容主要托管在IDC机房内,IDC上连城域网或直连骨干网,用户通过城域网接入,要实现良好的上网体验,网络的稳定性和网络时延等问题特别关键。

中国电信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优秀的端到端体验,但却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布局与用户的实际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大量的数据通过公众互联网传递,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和波峰现象,网络时延、网络抖动及互联互通等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公司和政府企业客户对IDC托管的需求和服务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灾备、两地三中心、负载分担、热备双活、业务可迁移等,这对于IDC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中国电信计划打造数据中心互联组网,满足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用户/企业对IDC相关网络及服务要求不断提升的要求。

互联组网主要的演进思路是架构向小网格化、扁平化、去中心化演进,通过把全国范围内主要的数据中心通过专线方式连在一起,可以把相关用户流量在不同数据中心间调配和优化。

另外,在受网络攻击时,数据中心互联大大提升托管网站和承载应用的可承受能力,网络安全性大大增强,这几方面均极大地提升了ChinaNet和CN2两大骨干网络的业务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预测,DCI建成后一方面可以为中国电信的宽带、4G/3G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为互联网公司、政府企业客户的云提供更好的承载服务。简单总结,DCI是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宽带、4G/3G用户体验,面向云计算发展的需要、提高承载服务能力的一项举措。

DCI更大挑战在运营保障

《通信世界》:要实现数据中心节点互联,中国电信可能会面临技术、管理等层面跨域集约问题,该如何解决?目前的进展如何?(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