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干线网络成为LTE规模部署必备
经过2013年的大规模部署,三大运营商在100G市场的投入不断攀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两家的100G大规模集采推动了国内干线传输迈入100G时代。而迈入2014年,LTE的快速上马也让运营商更加注重通信网络的演进升级,100G系统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又将迈入一个新的高峰。
目前从三大运营商的投入来看,LTE成为三家运营商建设投资的重中之重,中国移动2014年新建50万个LTE基站,中国电信投资560亿元人民币用于无线网络的建设,中国联通则力推3G/4G协同发展,利用3G的领先优势拓展4G业务,LTE对于通信网络的高要求也进一步促使运营商提升传送网承载能力。100G、400G,甚至1T的技术演进都已走上轨道,超高速传输时代已经全面开启。
中国移动继续引领100G规模部署
从2013年的100G部署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移动对于100G的部署热情最为积极,不仅率先启动了国内100G的现网集采,同时后续还基于原有集采规模进行补充集采,可以看出其在100G部署上的空前热情;而中国电信方面引入较为稳健,经过多轮的试点验证,认可了100G的现网应用能力,同时2500块板卡的集采规模也受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普遍关注;中国联通对于100G的部署积极性相对较低,2013年只进行了部分地区的实验网部署,尚未开启现网集采。
从10G、40G迈入100G依然是具有较大的跨度,如何实现10G、40G、100G的协同发展也是各大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而言,现网中大量的40G网络使其在引入100G技术时更为谨慎,尤其是之前很多40G网络都是近两年新建,现网的实际需求不大,导致两家运营商在引入100G时步伐相对较慢。
反观中国移动在100G市场的布局,其2013年即规划了未来几年100G的部署计划,同时实际部署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从2014年年初的布局来看,中国移动依然是国内100G部署的主力。尤其是去年12月份,中国移动发布了2014年的100G集采公告,集采规模达到8000块板卡,实际集采量远超此前的集采规划。2014年,国内100G产业的发展依然将被中国移动所主导。
从中国移动的实际部署来看,目前各省市移动公司对于100G的部署需求都很旺盛,很多地市公司都纷纷提出部署支持10G向100G平滑升级的系统设备,由于当前阶段对于100G的需求有限,可先用10G系统,然后后续如LTE的传输需求上升,现网可以直接升至100G系统。部分厂商透露,目前中国移动大量的省内干线网络和城域网的100G系统都是先开通了10G端口,支持后向升级至100G系统。
从中国移动的布局来看,进入LTE时代,城域网、骨干网的承载能力都迫切需要提升,100G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应对LTE的承载需求,中国移动未来几年将继续扩大100G的现网部署规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在100G的部署上,也重点突出100G OTN的部署,跨过40G,直接上马100G,中国移动没有其他运营商的较多网络兼容问题,这使其在部署100G上更为从容。
超100G技术走入实验网
在100G市场快速成熟的过程中,400G、1T等后100G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起到显著的反向推动作用。很多系统设备商都已经推出了成熟可商用的400G、1T系统,这为100G技术的后续演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部分厂商将更高处理速率的芯片应用于其100G系统设备中,更是明显提升了100G设备的性能。超高速传输技术得到运营商的认可,也促使后100G技术走入现网。
目前全球主流的电信运营商都加大了100G及后100G技术的研究和跟进,一些国际领先运营商更是在现网中尝试部署400G系统,甚至实验1T的系统设备,包括沙特Mobily、泰国True和DATC、俄罗斯MegaFon、西班牙Jazztel等运营商,而从国内的技术发展来看,400G技术也将迈入现网试点阶段。
在100G的快速部署过程中,中国移动也致力于跟进后100G技术的研究,2014年伊始,中国移动研究院就率先完成了中国首个400G实验室测试,此次测试采用了上海贝尔的OTN平台,成功完成了400G信号在长跨距无电中继下的承载测试。此次测试中,中国移动研究院对上海贝尔的400G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包括保护倒换、APR功能、环回功能等。同时,中国移动研究院还要求模拟现网G.655光纤的实际场景(5个非等距跨段),对多个400G和100G混波的情况进行了完整的性能测试。经过测试验证,预定的测试目标均已完成,预计中国移动后续将会开启400G的试点验证工作。(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