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打造完整产业链 TD-LTE在中国更有竞争力
TD创新发展风风雨雨十五年,从TD-SCDMA的产业化到如今后续技术TD-LTE的正式商用,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亲历者、主要推动者之一,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尽艰辛之后,TD在中国有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运营企业发展TD-LTE会得到产业链更有力的支撑。
TD产业发展经历过三次困境
15年中,哪些是TD最困难的时候?
“2000年,在TD-SCDMA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接纳之后,国内一片喝彩声,但喝彩过后,大家都忧虑重重,觉得困难很大,无论是发起成立TD技术论坛还是开技术推广会,没有企业表示支持TD。”杨骅说,这是TD产业化路上第一个危机,也是之所以推动形成TD产业联盟的时代背景。他说:“一定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企业,大家共同携手来干,在没有运营商支持的情况下,企业间联合起来推动。”通过上下游说,前后花了半年多时间,2002年10月30日TD产业联盟成立。为了让产业界对TD进行实质性投入,2003年在当时由国家发改委、原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牵头成立的C3G领导小组支持下,TD产业联盟专门召开了一次峰会,要求每个企业“一把手”参加。在统一了一把手思想后,通过大唐的技术开放和企业间合作,产业化进程终于开始。
“2003年到2004年间,大唐的资金链几乎断裂,这是TD发展中第二次危机。”作为TD技术的提出者,大唐也是推动TD发展的旗手。由于大唐在2000年10月刚完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制,作为科研单位初入市场并不适应,同时还要对TD-SCDMA做巨大的研发投入,资金极度短缺。后来经过多方融资,以及政府规划资金的提前到位,帮助大唐渡过难关。
“第三次危机是运营商牵头的TD-SCDMA试验局迟迟推不开。”杨骅说,“2005年TD-SCDMA的产品已经开发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网络规模验证全程全网的状况,考查TD-SCDMA是否真正可以独立组网。”但原定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TD-SCDMA试验局却推到了2006年2月才确定下来,时间进度耽误了半年多。后来3个运营商分别在保定、青岛、北京3个城市做了试验网,证明了TD-SCDMA的可用性。按照计划,之后应该是扩大试验规模,一步步推向商用。“这时候TD-SCDMA又进入一个低潮,因为涉及由谁来运营TD-SCDMA。”最后在胡锦涛和温家宝两位领导人的关心下,启动了中国移动支持奥运会的8城市建网。“中国移动的奥运试验网络,带动了双模终端的开发,也使产业链有了明确的产品发展方向,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杨骅说。
日前,中国4G牌照中TD-LTE牌照已经发给3家运营商,形成了单一的TD-LTE市场。但TD-LTE仍然面临运营商的质疑声,有的运营商在做网络规划和招标时更倾向于LTEFDD。“所以在现阶段,TD-LTE仍然有很大风险,TD-LTE由中国率先提出,中国有责任把这个产业链推动得更加成熟,将市场应用发展起来。”杨骅说,“但如果推动市场的节奏掌握不好,对于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形成产业链 芯片终端尚有差距
“2000年建立了TD技术论坛,当时感觉到单一企业做不起来,需要更多企业参与。而我们真正清醒地认识到移动通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产业链,是在2001年下半年。”杨骅说,“那时基站已经具备一定能力想进行测试,发现没有终端可以配合,没有终端芯片,这个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开始考虑怎样来建产业链,建产业联盟很重要的想法就是通过联盟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随着产业的发展,TD产业联盟一步一步壮大,产业链也逐步建成。“初期绝大部分企业是我们以引导说服的方式拉进来的,有的产业环节国内根本没有,我们只能找一些觉得会有一定潜力的企业来,通过产业上下游的支持,把它构建起来。”杨骅说。
发展到今天,TD产业链已经比较完善。系统设备与LTE FDD系统设备的水平已经同步,但在芯片和终端上,尚有一定差距。
杨骅说:“我觉得存在差距的原因有几点,一是我们原来在芯片和终端上没有什么基础,当时对芯片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基带芯片上,其他芯片都是进口的,后来对芯片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二是积累少,在终端上虽然有TCL、波导等企业,但他们的手机都是大板进口自己做壳,终端企业在手机芯片基础上进行研发的能力也是没有的。而当时系统设备通过程控交换机的一轮突破后,对GSM设备也进行了跟踪发展,对系统产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基础更好一些。
“三是终端与系统设备有很大差别,系统设备是提供给运营商使用的,虽然运营商选择基站产品时对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但产品本身还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网络建设和后续使用中有机会逐步完善,所以设备企业的后续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芯片和终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用户要选择手机,尤其在网络运营初期,手机厂商要想其产品有竞争力,一定会选最好的芯片,所以市场对后进入的芯片企业要求更高更苛刻。
“四是国内配套产品没有发展起来,器件的选择上受到很大限制。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终端对于器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国终端企业是后来者,在产品的品牌和规模方面并不占优,一些关键部件、供应紧俏的器件就拿不到最好的。比如处理器、显示屏等等。
“最后一点就是品牌问题。我国很多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认识上还比较保守,长期定位在中低端产品,最终使品牌停留在中低端状态,缺乏市场的回报使企业很难有较大的投入以得到更好发展。”(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