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促使流量激增 网络转型开启“云路由”时代
12月4日下午工信部发布公告,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4G牌照),三大运营商同时获得TD-LTE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
中国“宽带不宽”一直受人诟病,如今4G的到来,其更畅通、更高速的网络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固网的压力,但是伴随4G来临的是激增的流量与数据业务,运营商不能指望靠4G来分流解压,努力做好网络转型,让“宽带真宽”才是正途。
需求不满
目前,用户接入网络及用户数据穿越网络的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用户数据应用和存储的位置也日益“云”化,从宽带到超宽带、从有限IP到IP无处不在、从实体到云,运营商网络基础架构正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而以往的带宽已不能满足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自调研机构PRYAMID RESEARCH2013的数据统计显示:宽带接入与超宽带技术部署密切相关。在有线方面,部署重点将从DSL技术转向光纤接入或矢量化技术部署;在无线方面,部署重点将从第三代移动技术向第四代移动技术(LTE)转移。2012至2016年,全球及亚太地区LTE用户的人口比例及光纤接入家庭用户比例将持续增长,其中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国家的相关基础设施增幅超过全球平均增幅。中国在2013年LTE用户的人口比例及光纤接入家庭用户比例相较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仍显不足,尚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专家介绍,相对于数据接入而言,无线与有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发达国家之所以在这方面领先在于其能提供更好的数据接入服务,同时相比无线,固网的基础要更多更好。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P路由区域中心负责人朱震认为,如何帮助更多人通过宽带接入获取信息已成为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当务之急。无处不在的宽带、移动互联网、融合与智能是“宽带中国”战略的三大技术趋势。该战略凸显了大宽带概念,不仅包括固网宽带和移动无线宽带,还包括后续的承载网络特别是IP和光传输等,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云路由登台
随着应用越来越丰富,每个人访问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流量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
贝尔实验室模型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全球网络年度总流量的复合年增长惊人,与2011年相比,2016年的年度总流量将增长45-85倍。
网络的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新兴业务带来的整个网络流量的突发性增长,都对IP路由的演进带来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在宽带向超宽带演进的同时,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业界也正重新思考如何使用IP技术设计网络架构。
从多协议路由到互联网路由再到业务路由的发展路线,体现着新需求推动IP网络转型的趋势。朱震认为,IP路由处于行业转型的核心位置,目前的网络转型将使云路由应运而生,这一转型将涉及对系统及网络规划、设计的重新思考,以及如何利用IP/光融合技术以及SDN新技术实施再创新。从应用和服务的角度来看,云技术应用也是推动网络转型的关键因素。
数据中心是前线
流量的激增使得业务的提供越来越依靠云服务,而云也给网络带来了很大改变。
原来的网络与云是分开的,并且原来的网络是固态的,带宽也是事先配制好的。而云的分布是虚拟化的,将应用放到多个虚拟的服务器上运算,协同工作,提高效率。但是现在不同了,业务依靠云中心来提供,云数据对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网络是动态的,可以进行动态访问,只有网络能够动态的随着计算资源、随着应用同步的改变,才能满足急剧增加数据的流动,才能更高效更方便的获取资源。(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