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4G产业链渐趋成熟 中移动或受制固网短板(2)
固网资源短缺,中移动4G绕不开的坎
在3G时代,电信联通可谓春风得意,由于移动TD-SCDMA终端短板拖后腿,3G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另外两家,没必要死守一汪死水,所以早早地在4G方面考虑,寄望在4G的战场上肆意地挥洒。而中电信和联通则不同,当前两家运营商的3G发展正步入回报期,马上建设4G需要大量成本。据中国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移动用户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117.4M,3G用户的人均月数据使用流量是150MB完全能够承载。因此,对中电信和联通来说4G建设显然并不那么迫切。
与五年前的3G相比,中移动认定了4G急先锋的角色。近日,中国移动2013年TD-LTE网络设备招标正式启动。根据招标公告,此次集采涉及全国31个省市,采购规模约为20.7万个基站,共计55万载扇。爱立信一位副总裁表示,中国移动此举将改变全球LTE格局。“建设完20万基站之后,中国将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LTE市场。
中移动在4G建设上动作频频让人们感受到4G的脚步越来越近。然而从中移动自身看来,4G的起飞不会这么顺利。
因为固网的缺失,其自身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软肋。首先,在网络硬件设备上,中移动的IDC机房资源还远远不如电信甚至不如联通。其次,在业务方面,进入4G时代,更多业务转向流量,换句话说,用户ARPU值大部分都将来自流量而不是语音。中移动在互联网内容上的积累还不够,这会降低用户感知。打个比方,尽管中移动的水管很大,但是它的水资源并不多。目前国内出口带宽基本掌握在电信和联通手中,中移动手中的出口带宽仅为10%左右,无论用户访问国内网站还是国外网站,其体验都不及电信联通顺畅。此外,中移动和电信、联通的网间费用结算也是一个问题。
固网资源的短缺或将成为了中移动未来4G发展不能言说的痛。
主管部门的纠结,发牌不患寡而患不均?
按理说,在渐趋成熟的国内4G环境下,国家应该早点发放4G牌照。但是,4G牌照何时发放、如何发放依然是个谜。显然,主管部门还在4G发牌和通信业格局均衡中权衡取舍。
从通信业整体看来,4G发牌需要考量三大运营商的平衡问题。从利润、规模看来,目前中移动依然一家独大,牌照的发放既要兼顾扶持国产4G标准的需要,又要兼顾市场竞争、产业创新等长远的发展。从运营商的资本市场上考虑,不管是3G还是4G,运营商要达到资本与利益的最大效益化,就必须节约成本。
就三大运营商具体而言,电信、联通目前热议的混合组网乃至中国电信早前提及的租用中移动TDD网络,更多的是一种对政策的应对策略。从投资空间上来说,可以预见,电信和联通押在TDD网络的上的筹码不会有多少,特别是中联通,FDD才是这二者未来的竞争力所在。反观中移动,在第一次4G招标就投下了大手笔,以此提振产业链信心,扩大先发优势。综合来看,三大运营商4G布局出现了分化,各自的侧重点都不一样。虽然4G发牌不同于当年的3G有三种制式选择,但是在TDD和FDD之间,如何给三大运营商进行排列组合?TDD牌照和FDD牌照的发放时间差如何拿捏?目前的形势都比当年的3G发牌难以把握。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