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运营商加速布局4G 发牌时间未明恐陷画饼式尴尬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于贵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25 09:19 
核心提示:得终端者得天下。中国移动此次启动的13个城市4G体验用户招募,其提供的终端主要包括数据卡、Mi-Fi、CEP三大类,并没有TD-LTE手机,或因为TD-LTE手机还未研发成熟,终端正成为影响中移动4G试商用的重要环节。

中国移动近期开始新一轮4G体验用户招募,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3个城市进行,已经开放上海、天津、福州、厦门和成都的用户报名,其他城市也将陆续启动。虽然现阶段4G牌照未有明确时间表,但丝毫不影响中国移动的4G战略布局,此番推进更大范围的4G体验用户招募,就旨在向目前产业链上谨慎观望的人,表明其积极发展4G的立场。

扩围布局试商用

根据中移动的招募规则,凡入网一年以上,近三个月的月均消费大于50元,月均上网流量大于50M,并且没有欠费记录的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官网进行在线申请。审核通过之后,用户只需要缴纳500元押金,就可以领取一部4G终端及相应USIM卡,之后就可以体验中国移动4G网络。

根据中国移动的上述规定,很明显,与之前杭州、广州等城市的收费体验模式不同,这13个城市都是免费体验模式。中国移动的4G试商用门槛进一步降低,且入围条件也更倾向于普通大众用户。

业界普遍认为,2013年是4G年。作为国内4G的“急先锋”,中国移动今年来动作频频:2 月,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宣布,在杭州、温州推出4G业务全面试商用,并同时也在广州和深圳正式启动大规模4G体验活动;5月,中国移动在有宁波、扬州加快布局公交车线路4G试商用,力图让用户可以更近距离体验4G网络;近期则是在拉萨启动4G体验网,并在珠峰大本营、布达拉宫等地建成了50余个体验点,并计划今年在拉萨主城区实现4G连续覆盖,未来将覆盖至县乡村。

中国移动4G网络正逐渐在各地落地开花,发展速度明显优于竞争对手,抢先加快布局市场。

制式之争成焦点

尽管中国移动在4G布局上频频发力,但受制于目前监管部门还未就4G牌照发放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其4G布局主要在体验用户上做文章。近来,坊间有关4G牌照的传闻颇多:有消息称,中国内地4G牌照的发放时间,工信部倾向于最早在今年10月份,最晚在今年12月份;最近又有媒体称,“4G发牌时间将超业界预期”。

围绕着4G发牌以及制式分配的各种博弈不断上演,北邮教授阚凯力近期表示,“合理的发放方式,应该由各自的运营商自己决定、‘逼迫’运营商都选择TD-LTE是不合理的。”另一边,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公开表态,在4G发展初期,中国有必要形成单一的TD-LTE市场,明确指出国家应该向三家电信运营商同时发放TD-LTE牌照;资深专家李进良则随即发表“与阚凯力教授商榷4G牌照怎样发放问题”,4G牌照制式之争陷入口水仗。(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