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脆弱产业链难经折腾 TD-LTE招标呼喊理性

来源:C114 作者:万南君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07 14:29 
核心提示:CAPEX的大幅降低直接表现则是集采招标的不合理选择——唯价低论优胜,且久而久之,这种价格战的后遗症也随之而来。不论是拿到较多份额的国内厂商,还是份额寥寥的国际厂商,纷纷出现利润紧缩之现象。

近日关于TD-LTE一期招标即将启动的消息频频传出。此次招标遵循中国移动双百计划,涉及20万个基站,投资达200亿元。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招标计划,各家设备厂商在翘首期盼之时,却也有些疲于应对。

早在招标还未正式开始之前,低价赠送、替换搬迁及频段争议等不利于产业链的现象,已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在于运营商迫于量收剪刀差的CAPEX降低投入策略。但相比国际主流的LTE FDD制式,TD-LTE产业链目前还相对羸弱。任由这些不良苗头发展,势必会给还在起跑线上的TD-LTE产业链带来致命伤害。

很难说,在这种 “以价格论优胜”的不合理集采策略下,商用后的TD-LTE网络质量能有多大的保证。就算是因低价而取胜的厂商也未必真正能得利,遭受利润寒冬后,创新动力缺乏也在情理之中。而份额寥寥的国际厂商,可能也将面临战略的重新选择。

产业链生态的逐渐恶化,最终可能毁掉中国移动甚至中国的4G梦。

产业链:日渐壮大却仍显羸弱

当中国3G发展渐入佳境之时,全球的4G步伐已经如火如荼。据GSMA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全球已有163家运营商在67个国家推出LTE商用网络,整体用户数已超7000万。同时,市场上的LTE终端已达666款,其中221款为智能手机。预计到2013年底,LTE商用网络将扩大到248张,覆盖87个国家的上亿用户。

作为LTE的其中一个分支,TD-LTE的步伐似乎有些落后于大队伍。同样来自GSMA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共有15张TD-LTE商用网络,相关用户数突破200万。终端方面已有166款支持TD-LTE,其中智能手机只有18款。作为刺激LTE数据业务的主要载体,智能手机的存在颇为关键,而TD-LTE制式的智能手机却远远少于LTE FDD,仅在LTE家族中占据约1/12。

而商用网络方面,TD-LTE目前也无法与FDD相提并论,其仅约占LTE商用网总数的1/11。虽说统计显示,还有40余家运营商已公布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但在已商用和准备商用的运营商名单中,却鲜有巨头运营商的名字。美国四大运营商Verizon、AT&T、Sprint、T-Mobile,日本三大运营商NTT DoCoMo、KDDI、Softbank,韩国运营商SKT、KT、LGU ,欧洲主流运营商DT、Telefonica、Vodafone、FT等,纷纷选择了LTE FDD标准制式来部署4G商用网络。

目前TD-LTE阵营的四大运营商中,包括中国移动、日本软银(Willcom)、印度Reliance 和美国Clearwire,有两家并非以TD-LTE为主导部署。软银只是通过收购Willcom进行了TD-LTE部署计划,但其本身的LTE部署仍指向FDD。而美国Clearwire可能在未来经过“软银(或DISH)整合Sprint,Sprint 整合Clearwire”后,其联合体转向以FDD 为实际部署、TDD作为储备的策略。

尽管如此,由于承载着中国自主创新之梦想,TD-LTE很早就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龙头企业,自然扛起了发扬自主创新的大旗。而且,发展TD-LTE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也寄托了其扭转3G时代不利局面的希望。因此近几年,中移动不断发挥产业引导作用,不遗余力地壮大TD-LTE产业链,包括在各大城市进行的演示实验及试商用计划等。

为加快TD-LTE商用网络的部署,中国移动在今年2月 MWC上宣布 “双百计划”,预计2013年TD-LTE网络将覆盖到全国100座城市,部署超过20万基站,服务5亿人口,基本涵盖了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用户。同时,2013年的TD-LTE终端集采量也将超过100万部。

当然,4G究竟何时到来,取决于产业链是否成熟到足以支撑其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终端(尤其为智能手机)与网络的成熟。“手机的基础是芯片,芯片遵循摩尔定律,以现阶段65-45纳米水平的芯片只能作出4G数据卡,要想用于4G手机,为满足性能和功耗的指标,可能要等2013-2014年达到32-28纳米商用芯片时才有可能。违背科技规律的做法只会带来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TD专家李进良曾指出。(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