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G启示录:移动互联网产业将受益
在国内炒得火热的4G概念,和3G相比是革命性的变化吗?至少从日本已经运营了好几年的4G网络来看,4G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革命。
日本目前是全球部署4G最快的国家之一,其4G网络已经正式运营近3年,那么,4G在日本普及后到底给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带来什么变化呢?这对于正急于上4G的中国移动有什么启发呢?
日本4G网络已经高度发达
日本现在是全球部署4G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
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在2010年12月正式推出品牌为“Xi”的4G-LTE服务,并在一年内就突破了100万用户大关。该公司运营的LTE产品还包括32款智能手机、6款Windows 8平板设备等。
NTT DoCoMo官网上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Xi 4G-LTE服务的用户量在2012年底已达到1157万。该服务在日本国内拥有46%的市场份额,支持100 Mbps的下行速度。DoCoMo表示,目前公司的目标是将速度提高至112.5 Mbps。
与其他运营商不同,NTT DoCoMo在发展4G的时候非常重视技术积累,为升级到4G,NTT DoCoMo投资了1000亿日元做研发,投入了上千人的研发队伍。
除此之外,KDDI和软银也加速了3G向4G的升级过程。软银于2012年2月,在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城市正式推出TD-LTE商用业务。
软银是发达国家为数不多的采用了中国推出的TD-LTE标准的运营商,软银的4G建网基本被中国两大设备商包揽,一期项目由华为、中兴两家平分,各1000个基站,主要用于福冈、北海道、札幌等城市TD-LTE网络的建设。目前,软银已完成网络一期的建设,并开始启动二期网络建设。
和NTT DoCoMo的策略不同,软银在发展4G时很强调成本优势,软银之所以采用中国的TD-LTE标准,某种程度上就是看准中国移动这个全球最大运营商准备采用TD-LTE标准,因此软银可以在设备采购时节省不少成本。
此外,2012年10月软银斥资20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为了节省设备采购成本——因为软银在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同时部署4G,设备采购上可以获得规模效益。
4G并未大幅改善运营商的经营状况
从2G到3G的升级,是移动通信历史一次重大的变革。2G时代短信是最杀手级的应用,而到了3G时代,通过手机上网成为推动世界移动互联网进步的重要推手,包括手机游戏、手机社交、手机广告、手机音乐、手机下载、手机视频、手机阅读等应用都因此而大幅受益。
相比之下,3G到4G的升级则更像是一次网络提速,其意义就像是固网由ADSL升级到光纤。从日本的情况来看,4G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大幅度提升ARPU值。为了快速推广,合约计划没有大幅度提价。同时,也没有看到“杀手应用”出现大幅吸金。
对比日本几大运营商的4G套餐和3G套餐,价格相差无几,因此许多日本用户在换新手机的时候都愿意加入4G套餐,日本正成为全球4G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在更换手机的时候选择4G手机,加入4G合约计划,实际上消费者的支出并没有比3G时候多很多,有些甚至更便宜。
由于日本国内市场早已饱和,NTT Docomo一直处于市场份额领先,却又不断被对手追赶的状态,因此其最早投放4G服务,并不是要去主动抢新增客户,而是通过技术提升保住市场地位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中国移动急迫地想要上马4G,应该也是同样的心态。(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 北交大与相关企业签署战略协议共同设立LTE-R联合实验室
- 相关企业利用4G和5G双网络连接在国内完成5G NR数据通话测试
- 日本KDDI携企业在北海道郊区成功测试4G LTE车联网应用,为自动驾
- 全新服务扩展应急通信产品助力公共安全机构快速部署宽带LTE网络
- 电信运营商将获架构层面灵活性并能使用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
- 中国移动将于2019年开始大规模5G测试
- 运营商Elisa推出芬兰首个基于云的VoLTE和VoWi-Fi服务
- S波段卫星的建设及欧洲约300个LTE站点的部署正在有序进行
- 群组通信增强面向应急任务的LTE公共安全产品组合
- 定格“乌镇时间”:桐乡市政府浙江移动等携手拓展5G车联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