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4G加速市场化已是天时地利人和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5-15 10:47 
核心提示:而今,4GLTE我们终于在技术实力赶上了,在全球运营商选择下一代技术制式的机会也被千载难逢的遇上了,如果技术创新的原始国却自己犹豫了,无疑将会使得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拿到真正的话语权永远的失去良机。

在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中,政策信号对市场参与者有着现实的扭曲力,显然,越清晰的政策信号,越早的政策信号的释放,将会对整个产业带来越积极的促进!

我是在说有关中国的4G牌照的事儿。

当中国刚刚发完3G牌照,还沉浸在3G拉动内需的酸甜苦乐中的时候,放眼望去,全球已经是4G的海洋:GSA的统计显示,到2013年1月底,全球共计有145个LTE商用网络,114个国家的381个运营商正在进行LTE网络的相关投入。

因为,我们不能让同样的错误继续重复。

当2010年美国运营商正式商用LTE的时候,刚刚是中国发3G牌之后的两年;当2012年美日韩LTE用户分别达2770万、1045万和1635万时候,中国有人还在纠结终端不成熟。如果我们能够还有些记忆,恐怕我们应该对当初欧洲在2000年发出第一张3G牌照而我们几乎迟了十年还是在拉动内需的压力下才发放3G牌照,这一个冷酷的现实,有一个悔意性的理性反思。GSMA的一份报告曾经显示从2G到3G的渗透增长10%,将导致人均GDP增速上升0.5个百分点。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可以推演,我们在3G牌照上导致的机会成本损失。

而在4G上,显然中国不应该再重复同样的故事。

因为,我们不能让自主创新的寺庙半途而废。

中国制式的3G仅仅有名义上的国际标准,事实上来自海外的运营商选择少之又少,所以被很多人诟病这是中国的窄轨系统,言外之意并不是国际上的主流,我们的这一系统性的复杂自主创新工程,这一个可以给每个老百姓亲自触摸感受的自主创新庙堂只是修了一半。而今,4GLTE我们终于在技术实力赶上了,在全球运营商选择下一代技术制式的机会也被千载难逢的遇上了,如果技术创新的原始国却自己犹豫了,无疑将会使得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拿到真正的话语权永远的失去良机。

因为,我们不能让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失去最佳的基础设施。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可以说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没有3G网络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够如此的接近美国同行。总有人会疑惑3G网上已经够了,4G再快的网络会有什么用?——这是显然的短视,这样的人从来不知道只有现有高速无线带宽这只鸡,才能有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那只蛋。回顾历史,有人在讨论3G网速快的好处时在十年前正确的预言了今天各种热门移动互联网应用了吗?

显然,对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来说,只有更快的速度,才可能奠定下超越美国同行的可能。

以在线游戏为例,具备100M的接入速度的4G,显然可以让人们放弃在不稳定的wifi或者局限在办公室家里的有线网络的束缚,当具备了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随时随地的接入时,我们可以想象,将会给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行业带来怎么样的颠覆性变化。

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不可能在网速如蜗牛的中国诞生,即使中国网民总数远大于美国网民数量。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厂商无论创意如何,当网络不支持是就都是浮云。(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