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中移动推新举措维稳市场 联动优势难解阻击战尴尬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杨剑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8-08 13:31 
核心提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处于3G时代,用户对语音的需求不再居于主要地位,流量才是关键,这一点在校园市场体现得更为明显。从中电信和中联通的举措来看,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着流量来做文章。

对于运营商而言,校园用户是真正成型的第一批可靠用户,其意义不仅限于本身能够获得的利润,更在于其后长久的消费。在校园市场,曾不可一世的“动感地带”由于中移动3G终端网络的短板,竞争对手的3G冲锋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维持校园市场优势地位成为中移动长期挑战

3G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中,校园市场更是竞争的焦点。八九月份是运营商校园促销的旺季,在三大运营商积极备战校园市场争夺的当下,中移动已经在多个省份推出了“省内携号转归属地”业务,这是其在今年的校园大战中推出的首个重要举措。

中移动新举措捍卫动感地带

校园市场一向是运营商争夺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来看,从高考到暑期,从开学再到日常的争夺,运营商竞争范围日益扩展、战线不断拉长,营销时间也往前推移。如北京电信向北京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捐赠3G智能手机,预计捐赠数量将达到数万部;中国联通(600050)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启动“人人都是沃拍客—沃派全国视频征集大赛”。单从这一缩影就可以发现,运营商争夺校园市场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面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夹击,中国移动显然压力不小。为了保卫市场份额,中移动近日在河南、安徽、甘肃、四川、福建等多个省份都推出了“省内携号转归属地”业务。另外,根据中移动规定,目前仅动感地带新校园卡、动感地带校园卡网络版用户或携转后转入动感地带新校园卡、动感地带校园卡网络版的用户可办理省内携号业务。因此,该业务为中移动专门针对高校新生市场而推出,业务指向性很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移动携号转网(转归属地)与之前在海南、天津试点实行的携号转网存在很大不同,虽然都是用户携带号码转网,但之前用户可从一家运营商转至另一家运营商,而本次携号转网则是无论用户怎么转,依然属于中移动用户,差别只在于从中移动旗下某个分公司转至另一个分公司。因此,中移动此举更大的作用在于通过多方联动,提升用户粘性,保住市场份额。

当然,这也仅仅是中移动打响校园市场保卫战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中移动在流量方面也有所动作,如加大“动感地带”套餐中WLAN时长和GPRS流量赠送、跟进联通推出“随意玩”等。

校园市场争夺中移动面临尴尬

单从中移动此次推出的举措来看,显然为学生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省却了其重新办理号码和一一告知亲朋好友的麻烦,这一“剑走偏锋”的举措相当于了集合中移动旗下数家分公司的资源,比起各地的单打独斗要高明很多,如能实现异地联动、平滑过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用户粘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处于3G时代,用户对语音的需求不再居于主要地位,流量才是关键,这一点在校园市场体现得更为明显。从中电信和中联通的举措来看,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着流量来做文章。

在今年的高考结束后,中国电信就面向全国900万高考考生推出“送你1个G,跨越2G玩3G”活动,考生凭借准考证、身份证至中国电信各营业厅均可办理1G免费流量;中国联通方面,则是通过网上营业厅向学生开放销售20元3G卡。除此之外,两大运营商还针对学生用户推出了各种优惠的套餐,再加上款式丰富的千元智能终端,都对学生用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反观中移动,从3G牌照发放至今即陷于困境。一方面,网络覆盖的落后,导致无法满足网内用户3G上网需求,另一方面,终端款式少、缺乏明星终端也压缩了用户的选择空间。显然,在更注重流量经营的3G时代,中移动以2G来阻击3G,正是以己之短防人之长,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正是在中电信、中联通的“流量攻势”下,中移动的校园市场份额不断流失,亮起红灯,而最为关键的是,在当前形势下,虽然中移动推出了“省内携号转归属地”,但这并不是根治之策。面对校园市场日益爆发的流量需求,中移动的压力可想而知。

3G时代校园市场的新课题

过去,中移动在校园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如今,在中电信、中联通“流量攻势”的步步紧逼下,中移动校园市场风光不再。据中国电信公众客户部总经理陈忠岳透露,中国电信高校用户渗透率从2008年的1.5%跃升至28%,并且希望今年秋季开学后这一比例能够达到35%。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