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3D电视 >

3D电视产业陷“运营泥潭” 3D内容上游发展滞后(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12 23:21 
核心提示:市场状况 运营模式困境 胡洪森表示,目前,运营商找不到一个很好的产业模式,这严重地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他认为,3D内容的制作很复杂,不是摄像机想拍就拍的,最关键的原因是成本太高,找不到承担者。比如3D电视该

市场状况 运营模式困境

胡洪森表示,“目前,运营商找不到一个很好的产业模式,这严重地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他认为,3D内容的制作很复杂,不是摄像机想拍就拍的,最关键的原因是成本太高,找不到承担者。“比如3D电视该不该收费?观众愿不愿意消费?”

考虑到这种风险,一般的3D内容提供商不敢轻易冒进:一是盈利模式未解决,二是老百姓能不能看到都难以保证。这也是为何“内容匮乏,终端先行”的重要原因,“厂商的想法是先把终端推上去再说。”胡洪森如是说。

终端尚未普及,内容提供商难以看到商机。胡洪森认为,没人去看、没人为成本买单,内容提供商自然不会愿意做。在“3D概念”未火之前,这些硬件生产商也有过这类焦虑:如果缺少观众,是否增加3D功能就没有区别,只是徒增成本。当然,这个阶段早已成为过去式。

于是,3D内容提供商也在纷纷考虑“走捷径”。目前3D内容的素材分为四种:摄像机素材、计算生成素材、2D转3D、电影。事实上,3D试验频道中还有许多2D内容,也有一些大片,如蓝光光盘等,还有部分内容就是直接2D转3D。胡洪森表示:“总体来讲,真正的3D内容比较少,并且,未来直播的节目会越来越多,比如说伦敦奥运会。”

对此,3D试验频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如果没有新闻发布人发言,或者公开的信息,这些内容问谁都不会说。但他透露,伦敦奥运会可能会有3D直播,“也只是可能,具体我也说不准。”他表示,上面已经下发文件,其中内容有这一条,“这主要是为了测试3D信号是否可行。”

“上游”瓶颈 高成本制约

另一方面,3D内容的开发又有着“一刀切”的倾向。据灵基咨询调查显示,消费者主要青睐于电影大片,对综艺片、纪录片,不是特别感兴趣。有业内人士指出,用3D效果观看电影大片很合适,但是对于肥皂剧、新闻以及广告呢?也统统采用3D的内容制作标准吗?

而3D频道的现状恰恰是以综艺片、纪录片为主,这是整个3D产业的瓶颈。但胡洪森表示,这种情况可以理解,这些内容相对较低,而大片成本非常高。但从需求来看,还是希望看到一些大片。消费者的需求很明确,据灵基数据调查显示,86%的消费者认为3D内容缺乏以及获取渠道少、成本高;有52%的消费者希望看到3D影视剧,17%的消费者希望看到3D体育赛事。

奇怪的是,在内容匮乏的情况下,消费者乐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据灵基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购买3D电视的原因,63%的消费者表示想"直接一步到位,不想短期内再去更换电视,32%的人表示“电视台开播3D频道,希望尽快体验”。由此可见,3D概念、终端的传播已经将市场充分打开。

发展趋势 走下价格神坛

3D电视从天价走下神坛花了约一年时间,3D内容的高成本现状又会维持多久?这是两个问题。3D电视价格受制于供求关系,等到消费者手中的量变多了,价格自然会有所回落。

如今,电视厂商的发展势头迅猛。在短短一年时间内,3D电视在产品的丰富程度,以及供应数量上,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3D试验频道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3D电视已经很便宜了,等技术成熟点,未来会更便宜。”

但3D内容不同,它面临的是一个产业链问题。胡洪森表示,内容成本短时间内还无法降下来。“很多拍摄设备还是很贵的,而且没有好的盈利模式来为成本买单,所以短期内还是会维持一种比较高的水平。”

这不是一个企业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创造一个氛围,大家都来做,把市场做大后,这个平均成本就下去了。他认为,终端商、视频提供商都必须重视成本问题,然后政府在中间提供资金,3D试验频道的开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坦言,政府的引导、人才的培养、用户的黏性、运营商的补贴可能成为3D产业的核心问题。

没有持续的内容,3D电视最终会表现得后劲不足。高成本、高技术、缺乏运营模式……这些得不到解决,内容提供商便会“军心动摇”。纵然,终端厂商能趁着“3D噱头”漫步在下游云端,如若上游乏力,3D电视自然成为一种摆设。可能是“3D电视”这个名字太具诱惑力,假设把其全称改为“具备3D播放功能的电视”,这样或许能让消费者更加清楚地明晰国内3D产业的现状。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