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3D电视 >

三星对垒索尼 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3D电视

来源:未知 作者:张立美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10 10:55 
核心提示:现在市场上的成品普遍应用的是“主动快门式”技术,即消费者在观看3D电视时必须依赖昂贵的眼镜。三星为3D电视随机赠送了两副眼镜,而新购置一副眼镜的花费为千元人民币左右。同时,你还不得不提防自己出现头晕和恶心的症状。

在不够成熟的3D电视这个新起点上,三星抢先出击,索尼则志在必得。

没有一家电视机制造商愿意低估3D这股热潮,但真正敢于把它带到中国市场上练一练的目前还只有三星。

《阿凡达》成功启动了3D电影产业,但眼下在电视机领域,还没人敢下结论:它到底将是一种必备的家用技术,还是仅仅是一个噱头?包括三星、LG、索尼、夏普、松下、TCL在内的多家国际品牌都对3D市场表现出极高的关注。

索尼甚至把它视作翻身的筹码。“3D技术将给我们的很多产品赋予新的生命。”在2010年初的CES会展上,索尼全球CEO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对外界传达出的决心似乎胜过所有竞争对手。尽管公司内部仍有反对的声音,但斯金格认为3D将是重振这家日本公司的好机会。他下令推动3D在公司每一个业务单元的应用—从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到电影制片公司,再到电子游戏部门。

在此之前,索尼的电视业务已连续五年亏损,这家公司的高管们希望3D能帮助他们迎来曙光。“到2012年,我们希望索尼电视业务中一半以上的销量来自3D电视,包括它在内的3D产品群销售规模达到1兆日元(约合740亿人民币)。”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永田晴康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如果这些愿景能够实现,将使索尼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增长一倍,它就能顺利缩小与三星和LG之间的竞争差距。目前,这两家韩国公司已把这个昔日之王甩在身后。2009年,三星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已达到索尼的两倍。“我们打算借3D电视与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竞争。”永田晴康说。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三星又抢在了索尼前面。

三星用主动出击来延续自己在2D时代积累下的优势。3月12日,三星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了3D电视产品上市发布会,请来了红人《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到现场助阵。

在此一个月前,三星已经在韩国本土销售46英寸与55英寸两款3D电视—它们上市6周后,销量达到1.03万台,这超过了三星在本土推出LED电视时的成绩。

随后,三星抢在所有竞争对手之前,把3D电视先后推上了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值得关注的市场。

4月16日,北京的世贸天阶成为三星3D技术的展场。巨大的3D影像投射到观众的头顶,火山、岩浆与暗红色龟裂的地块立体地呈现出来。“仰着头的时候会让人分不清哪里是上,哪里是下。”一位观众说。

而在更早的时候,三星中国就专门针对3D电视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预热。三星中国彩电营销事业部部长李明旭从年初开始组织了一系列有关3D电视的会议,具体的营销措施与活动则由各地分公司根据各地的情况规划。三星北京与苏宁合作,在3月开始了征集试用体验者的活动,名额限定为50人,结果网上报名申请的人数超过了1000。(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