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美国封杀华为中兴:实为利益之争

来源:飞象网 作者:吉利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17 09:11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则指出,美国将不同的中国企业进行区分对待,对无品牌的富士康等企业,美国予以支持,像联想有品牌但缺少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会稍加阻扰,但对于华为中兴这样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市场的门槛就会非常高。

本文章原标题为《专家解读美国封杀华为中兴真相:实为利益之争》

10月8日以来,美国国会封杀中国两家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在美业务一事愈演愈烈。就此事件,日前业内一场激烈讨论认为,华为中兴遭封杀实为利益之争,该事件是10年前美国思科起诉华为的一个延续。

华为中兴遭封杀实为利益之争

资料显示,2000年由于美国思科公司的股票价格持续攀升,该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美国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10年来增长仅1倍。反观这10年,中国的企业华为公司的增长数据,当年同期海外收入仅为1亿美元,2002年达到5亿美金,2010年280亿美元,目前已达300多亿美元;其员工数量10年间增长了10倍。

从2007年92亿美金到现在323亿美金,华为这10年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而思科的收入在2009年大幅度下滑,目前仅保持微弱的增长。

在经济市场的较量如上,却引来政治市场的另一场博弈。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中兴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建议美国企业放弃华为、中兴。对此,华为和中兴随即否认。华为称,这个报告的本质是组织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阻挠竞争。

此事件发生后,也引起国内各种声音。除了美国大选对此事的影响,更多的声音聚焦在了华为的竞争对手思科方面,认为思科是此事的幕后推手,或将从此事中得益。

“美国会封杀华为是利益之争,实为10年前思科起诉华为的一个延续,”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指出。由于华为近十年来坚持开放创新之路,而思科则以非正常的竞争手段打压华为,逐步走向封闭。

“10年前思科以知识产权发动了第一场战争,反而助力了华为的开放化和国际化,如今思科期望利用知识产权狙击华为的策略彻底失败,无法再以同样的方式来起诉,而是以政治手段来完成他的目的,”方兴东表示。

据他介绍,“当时的那场官司促进了华为提交了专利,到2011年华为全球专利的申请达4万多件,在专利的数量上压倒了思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则指出,美国将不同的中国企业进行区分对待,对无品牌的富士康等企业,美国予以支持,像联想有品牌但缺少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会稍加阻扰,但对于华为中兴这样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市场的门槛就会非常高。

“美国国会称华为、中兴有党委,但联想、富士康等企业同样有党委,而且联想的在美市场份额比华为大,富士康员工比华为、中兴多,但美国不会去追究,是因为他们不像华为、中兴有核心技术,我们老怪我们的企业没有按美国人的规矩办事,这是错的,不应该单纯的批评中国企业,美国方面也是有问题的,有利益诉求的。”倪光南表示。(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