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移动支付前景可观群雄出手:支付安全未成体系(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马文婷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15 16:44 
核心提示:声音 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移动支付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认为,前几年市场还在认知阶段,这两年产业链各方才找到了怎么去做的定位。普通老百姓目前对移动支付的了解还不够多,虽

>>声音

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移动支付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认为,前几年市场还在认知阶段,这两年产业链各方才找到了怎么去做的定位。普通老百姓目前对移动支付的了解还不够多,虽然宣传和呼吁比较多,但真正实现业务落地的应用还比较少,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没有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

而汇付天下也指出,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成熟商业模式,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是目前移动支付发展最鲜明的趋势。就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而言,技术和标准只是手段,而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行业应用才是移动支付产业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

共享商圈资源与行业资源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认为,如果没有商圈资源共享,就没有移动支付,封闭型的商圈无法满足移动支付环境下的需要。各方独立发展的用户,会导致用户群体割裂化比较明显,也会让用户对业务产生困惑,不仅加剧了竞争,某种意义上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只有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才能良性发展。

同时,他还指出,铁路,公交,医疗,保险,财政,物流和移动支付都密切相关,都是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动者,行业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打造一个线上商圈,比如一个终端机可以刷所有的卡,产业各方聚拢在一起会让格局及各自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朗化。

■应用创新

变革备受瞩目

不久前招商银行强势携手HTC(中国)高调推出了“招商银行手机钱包”移动支付产品,银行推动移动支付应用创新是一大举措。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更是直言不讳:“招商银行要最早废除信用卡,以应对当下电子化及移动端的变化。”

作为国内在行业创新应用方面的领先者,第三方支付企业汇付天下就曾指出,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成熟商业模式,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是目前移动支付发展最鲜明的趋势。掌中付副总裁冯海基也指出,移动支付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找到移动支付产业的命门。不能盲目发展,纵观行业发展,移动支付的命门已经显现,这个命门就是应用创新。

■安全问题

支付安全未成体系

近日谷歌钱包曝出的安全漏洞问题,再次将业界的目光聚焦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上。据悉,谷歌钱包能够使攻击者获得用户的个人识别码并窃取账户中的资金,攻击者甚至没有必要掌握专门的黑客技术。如何保证移动支付账户的安全已成为目前阻碍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季小杰表示,安全问题是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被忽视会直接影响整个支付产业的发展。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高级助理郝付国也指出,消费者对手机支付安全性的疑虑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手机支付,特别是远程支付的发展。

>>声音

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街大讲堂暨2012中国电子银行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就强调,当前,移动支付是整个电子支付领域的焦点。在当前移动支付发展的起步阶段,处理好安全与便捷之间的关系,是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安全问题应放在第一位。

产业链上下合作共建支付防火墙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建议,应将移动支付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扶持创新产业,推动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产业链各企业共同建立一道支付防火墙,将黑客阻挡在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支付。

技术安全与业务安全并举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资深经理李尚慧表示,在移动支付操作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技术安全的问题,还要解决业务安全的问题。李尚慧建议采用金融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和国家移动支付技术标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也称,央行应尽快出台有关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指引。此外,也有专家表示,电子支付过程繁杂,操作时间长也是导致支付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如果简化支付操作流程,缩短支付时间,便可降低支付风险。

>>声音

构建“创新双螺旋”

对于移动支付行业应用的创新,冯海基表示,移动支付必须以应用创新为基础,置身用户应用环境的变化,通过研发人员与用户的互动,使用户参与到技术研发与验证的全过程,并通过用户体验等方式,发现用户的现实与潜在需求,进而促进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他强调,应用创新与技术创新构成“创新双螺旋”,推动着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新的增长点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行业监管

监管体系各自为政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指出,由于目前银行业、电信行业分属不同的监管体系,目前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来促进移动金融业务快速普及发展。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指出,相比于网银接近四百万亿的交易量,移动金融的业务还是属于起步阶段,前景看好,但是现在发展有些缓慢。而且移动支付涉及通信和支付两个行业,央行和工信部都能监管。

此外,银行人士指出,现在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免收手续费的,银行以此来吸引客户。至于未来怎么做,在做大交易量的同时,如何收取费用,都还没有具体的规范和办法。同时,在行业运营方面,也没有可靠的行业操作规范,只能靠不断的用户体验和测试使用来订立并完善规范标准,而在这摸索过程中必定使得移动支付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

>>声音

尽快确立行业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为了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移动支付市场,应有相应的立法规定非银行商业机构准入市场的条件。移动支付立法应对商业机构、移动运营商、银行、支付平台营运商和认证中心规定相应的资格,对他们的市场准入做出科学规定。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

还表示,监管问题因涉及移动用户,需要在央行监管的前提下和移动运营商多方面沟通。

监管部门谨慎干预移动支付市场

对于监管部门对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樊爽文指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以谨慎的态度来干预移动支付市场,为移动支付服务市场和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他表示,适度而恰当的行政干预会推动移动支付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起步阶段。

□未来

农村市场前景可观

说起移动支付,大部分人会认为这种新潮的支付手段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发展。其实,移动支付灵活便捷的特性将使它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手机持有率也已经高于银行卡,这为农村地区开展手机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就指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供移动支付业务时,眼睛不能只盯着经济发达地区,而是要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来满足农村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不过,大多数移动支付产品都是在智能终端上进行开发。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还比较低,这直接制约了农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服务。而在资金方面,移动支付的开展有赖于专用的手机终端和刷卡终端。

在城市开展业务,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承担终端置换的费用,而在农村这种意愿就要低很多,所以需要企业在先期投入资金进行终端置换。成本的增加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了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

>>专家建言

政策和资金倾斜推动银行积极性

钱袋宝执行董事孙江涛表示,在移动支付农村推广初期,一方面企业要做好先“赔本”的准备;另一方面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手机支付下乡最好借助国家和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扶持,光靠企业自身是很难保证可持续性的。另外,还要抓住重点“刚需”人群,依靠他们逐步形成口碑效应,这个在农村更容易实现,因为农村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深。

尽快明确运营商在体系中的地位

要想让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开花结果,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微博)认为,应首先对移动支付进行定位,出台管理办法。项立刚指出,目前移动支付的政策、管理办法、应用模式还是不够明晰,运营商的地位也不够清楚。国家需要在管理办法方面做得比较明晰,让运营商在体系中角色更加清楚,承担的责任更清楚。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