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二季度移动互联网投资下滑 游戏营销投资活跃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16 21:50 
核心提示:不过,相比互联网行业遭遇的“资本寒冬”,创业投资者对移动互联网仍保持高度关注,手机游戏、移动营销等领域的投资价值受到普遍认可。一旦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回暖,移动互联网投资有望率先恢复活跃。

2012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活跃度出现下滑,根据ChinaVenture统计数据,今年第一、二季度分别披露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12起和7起,相比2011年同期下降明显。尽管二季度投资规模出现增长,但仅小米公司2.16亿美元融资即占季度投资总额的87%。

移动互联网投资活跃度下滑,与国内VC/PE市场整体降温态势息息相关,同时该行业迟迟无法形成成熟商业模式,也部分影响了投资者投资力度。不过,相比互联网行业遭遇的“资本寒冬”,创业投资者对移动互联网仍保持高度关注,手机游戏、移动营销等领域的投资价值受到普遍认可。一旦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回暖,移动互联网投资有望率先恢复活跃。

投资规模:二季度投资活跃度继续下滑  主要受市场环境影响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活跃度连续下滑,第一、二季度披露投资案例分别为12起和7起,投资规模分别为6137万美元和2.48亿美元。第二季度投资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6月份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该案例交易总额达2.16亿美元,如果此笔融资排除在外,则二季度投资总额仅有3171万美元。

2010Q2-2012Q2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情况

从过去两年间移动互联网行业融资趋势来看,2011年达到融资高峰,其中,2011年第四季度披露案例21起,投资活跃度达到季度最高水平,而投资总额为1.84亿美元,仅次于含小米新一轮融资在内的2012年第二季度。从平均单笔投资规模来看,近两年移动互联网每季度单笔投资规模基本在400-800万美元,远低于互联网行业1000万美元以上的平均投资水平,这也显示出移动互联网领域以早期投资为主的态势。

进入2012年以来投资活跃度的下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经过了2011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高峰后,移动互联网也同其他各行业一样出现“去泡沫化”过程,融资活跃度顺势下滑。二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在经历了概念性热炒后,至今未能出现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行业细分模式的投资价值难以判断,因此导致投资者多持有观望态度。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普遍加强了对移动领域的布局,对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生存空间构成一定威胁,进而加大了该领域投资风险。

尽管投资放缓,但相比互联网、IT等,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潜力依然为各创业投资机构所看重,比如IDG资本、红杉中国等活跃于互联网行业的创投机构,均在移动领域积极布局。从数据来看,移动互联网投资活跃度的下滑,并未如互联网行业那样明显,未来随着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回暖,移动互联网投资规模也有望率先恢复增长。

行业分布:游戏类应用投资活跃  移动营销商业价值受认可

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尚未出现成熟的细分行业分类标准,按照产业链分布,可以分成移动互联网运营、移动终端、系统软件、移动应用等几大类。目前,运营商、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层面基本处于垄断格局,移动终端也仅有少数创业公司(如小米公司)活跃于市场,而对于创业投资而言,投资机会主要在应用软件层面,其中,又可以分为游戏类应用、工具类应用、社交类应用、娱乐类应用等。此外,基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平台、移动营销等,也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细分领域。

2012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VC/PE融资情况

从2012年上半年的投资案例来看,游戏类应用投资最为活跃,如中国手机游戏门户和互动社区当乐网,获得赛富基金、启明创投、磐谷创投2000万美元联合投资,仅次于小米公司2.16亿美元融资规模。由于移动互联网游戏有着较为稳定的用户群体、收费模式也相对成熟,成为投资者持续关注的细分行业。

移动营销也是目前投资较为活跃的细分领域之一,在上半年投资规模最大的10起案例中,移动营销公司占据三席。移动营销基本上延续了互联网营销的商业模式,该行业公司也普遍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工具类应用所涵盖范围较大,包括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理财等多个领域,蕴含较多的投资机会,因此其投资也持续活跃。社交/娱乐类应用尽管具有较大想象空间,但目前来看,其盈利模式的构建仍需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加上互联网巨头的积极介入,目前来看,投资者对该细分领域的投资相对谨慎。

IPO退出:移动互联网仅3起IPO  上市前景不容乐观 

从2010年至今,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仅有三家公司实现IPO,分别是斯凯网络、网秦和掌趣科技,分别于美国纳斯达克、纽交所及国内创业板上市。从业务领域来看,斯凯网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网秦为移动安全服务提供商,掌趣科技则为一家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商。

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均有VC/PE机构支持,涉及账面退出8起。其中,账面回报率最高的为红杉中国在斯凯网络IPO中的退出,达13.6倍;网秦IPO中涉及5起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5.2倍;掌趣科技涉及2起退出的账面回报率为1.67倍。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境内外资本市场逐渐降温,移动互联网行业退出回报率也相应下滑。

在目前上市公司中,网秦、斯凯网络均已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其中,网秦第二季度净营收为2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890万美元增长125.0%,净利润为2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0万美元增长95.1%;斯凯网络二季度总收入1.534亿元,同比减少7.6%,净亏损510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750万元。不同公司表现的巨大差异,显示出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商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加上目前中国企业赴美IPO窗口基本关闭的状态,未来移动互联网公司上市仍不容乐观。同时,考虑到目前互联网战略投资者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预计未来创投机构并购退出机会将逐渐增加。

趋势分析:游戏营销投资保持活跃  内容方投资价值凸显  

对于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趋势,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就细分行业而言,移动应用仍将是创投关注重点,其中,游戏应用将继续领先各细分行业。目前已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及游戏开发及游戏平台,多数已获得创投注资,而随着其盈利能力的加强,此类公司均有望获多轮融资乃至登陆资本市场。

移动营销的投资价值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随着移动用户数量及广告主投入增长,移动营销公司商业成长空间巨大;另一方面,移动应用层面的模式及技术创新,为精准营销带来更多可能,特定营销模式市场规模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对投资者而言,无论是作为投资布局还是“压赌”明星项目,移动营销都是不可错过的细分领域,其中,技术型(数据挖掘)、平台型(数据聚合)公司应是重点关注对象。

社交类、娱乐类以及媒体类应用则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这一判断主要基于内容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行业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互联网领域,版权保护意识正越来越强烈,这一趋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得以延续,此外,运营商、应用平台均对内容的传播有较强的控制,在技术上为内容提供方的版权保护提供了更大可能。因此,对内容收费有望成为未来移动领域重要收入来源,而与内容制造为主的相关应用,其投资价值也将得以凸显。

工具类应用涵盖范围较广,不同应用方向有其不同的商业模式及技术壁垒,比如理财、健康管理、酒店/航班信息等,其投资逻辑差异较大。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在上述细分领域中,酒店航班信息相关的工具类应用发展较早,并已出现部分市场领先公司,原互联网时代的旅游预订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有较大优势,因此,这一领域投资已接近饱和,而理财、健康管理以及生活服务等领域应用,由于专业门槛较高而且较依赖线下资源,因此这些领域具有更大的投资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