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BBC:语音短信在中国已成气候 微信是佼佼者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张晋艺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6-02 20:09 
核心提示:腾讯最近还开放了微信的API,允许其他开发者利用微信,在微信的网络里开发自己的应用。这意味着,企业也可以开发自己的应用工具,帮助员工在工作场合更好地使用语音交流。

北京时间6月1日消息,BBC网站撰稿人朱莉安娜·刘(Juliana Liu)周四撰文称,由于汉字在文字输入方面存在的固有的困难,语音短信正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腾讯微信和科大讯飞正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以下为文章概要:

任何用电脑打过汉字或用手机发过短信的人都知道,打出汉字远不如打英语那么容易。在大多数使用罗马字母的语言中,直接点击字母,就能打出一个单词。但在汉语中,点击罗马字母却只能打出汉字的拼音,然后由输入法弹出几个可能的选项,由用户选择正确的一个。

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采用的触摸屏,使得在设备上打汉字更加令人头疼。这就是语音短信在中文语言用户间特别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近几天香港大学的午餐时间,许多学生都在用智能手机聊天,常常有人将手机拿起来靠近,听语音信息或录制语音信息。

港大博士生李强(Li Qiang)称,他只在与班级或工作时才会打字发信息,因为发信息比说话更散漫一些。“当然,我更偏好使用语音短信,因为简单得多了。我用语音短信,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在用。”

微信 VS Whatsapp

与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一样,李强更喜欢用微信,一款腾讯于2011年初发布的应用。微信提供了语音短信和文字短信两种沟通方式,还拥有分享位置等功能。微信是一个社交网络,允许用户构建关系网络、分享对话,以及通过“摇一摇”去认识新的朋友。

在一年出头的时间里,微信用户已经超过1亿。咨询公司BDA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微信的语音短信功能如此流行。“它让人获得了即时的满足。你不需要打字,因为汉字打字很痛苦。而且汉语的发音就像音乐一样。听音乐总比把乐谱打出来好。”不过克拉克承认,作为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有时觉得像20岁的年轻人一样把手机拿到嘴边录制消息令他觉得难为情。

不过英文科技博客——科米(Techrice.com)联合创始人KaiLukoff并不觉得这样做难为情,因为他所有的朋友都在使用微信的语音短信功能。“对于我来说,使用微信语音短信是很自然的事。语音短信速度更快,更加私人化。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用语音短信。”身为美国人的KaiLukoff说。

腾讯4月份将微信国际版改名为WeChat。除了中文和英文,用户还可以选择使用印尼语、越南语和泰语等界面。这些亚洲语言国家有可能也会接受语音短信。

腾讯最近还开放了微信的API,允许其他开发者利用微信,在微信的网络里开发自己的应用。这意味着,企业也可以开发自己的应用工具,帮助员工在工作场合更好地使用语音交流。

微信并不是中国第一款类似的移动短信服务应用。这类应用的最早先驱是Talkbox,以及小米科技的米聊。微信能够实现快速增长,是因为腾讯拥有大量已在使用其他服务的用户,如腾讯微博等。

中国版Siri

输入汉字的困难还为科大讯飞创造了机遇,科大讯飞是一家位于安徽的语音识别技术公司。科大讯飞专门开发中文语音识别软件,客户包括学校、医院和电信公司等,该公司还开发了类似于Siri的语音控制应用。

科大讯飞最大的业务分支是出售能够为学生英文或中文发音打分的教育软件。然而,科大讯飞的语音助手比苹果Siri更进了一步,它允许开发者在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应用。该公司孕育出一个生态系统,由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发各种有语音功能的家电,例如洗衣机、汽车甚至是支持中文语音的互动儿童玩具。

科大讯飞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该公司副总裁、现年34岁的胡郁(Hu Yi)表示,开发一款能够理解中国各地方言的语音软件并不容易,因为普通话并不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母语,大多数人都是在学校或从电视广播里学的普通话。“识别方言很困难,”胡郁说,“我们的软件能够识别接近普通话的口音,但如果用户说方言,软件就不能识别。”他预计,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科大讯飞的软件才能够识别各种汉语方言。目前该公司软件只能识别普通话和粤语,且正在开发识别上海话的软件。“人们将发现语音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而且还是为了控制,”胡郁说,“这就是我们发展的空间所在。”

科大讯飞如今与腾讯一样,允许外部开发者获取其API,将语音技术融合至更多产品中。例如,大众点评网的应用就使用了科大讯飞的语音API,允许用户对着手机说话,获取附近餐馆的推荐。随着腾讯和科大讯飞这种公司扩展至更多像汉语一样的非罗马语言,他们正在找到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