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王晓菁的.Tel:统一通信的移动互联网梦想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宗秀倩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9 11:14 
核心提示:3月8日,互联网发展十余年,人们对于.com、.cn等域名已经很熟悉了,然而,从2010年,一种叫.tel的域名来到了中国,发现这个域名并带到中国来的人,正是.Tel中国CEO王晓菁。

3月8日,互联网发展十余年,人们对于.com、.cn等域名已经很熟悉了,然而,从2010年,一种叫.tel的域名来到了中国,发现这个域名并带到中国来的人,正是.Tel中国CEO王晓菁。

把我放到哪都能发现商机

.tel是一种全球最新的顶级域名,通过DNS能够让用户直接在互联网上存储、更新和发布住宅电话、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等个人信息。通过用户的授权级别不同,可以向不同的用户展示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此一来,用户可以在公布信息的同时又可很好的保护个人的隐私,.tel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张个性化的网络名片。

王晓菁把.tel引入中国,从结识到成行,这个过程很短,简直可以以“闪婚”来形容。

2009年底,王晓菁对.tel一见钟情。2010年初,王晓菁和.tel的全球注册局Telnic达成协议,负责.tel在中国的注册和管理。2010年5月,成立了Tel中国,9月20日,公司开放了.tel的中国区注册。

从王晓菁的行动迅速和决策果断,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判断她有可能是一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不过和她接触的人,会发现她很平和温婉,“我们王总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火”,.Tel中国公司的一位员工这样说。

王晓菁引入.tel并非心血来潮。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她已经在澳大利亚闯出了一片天地,而在中国互联网产业风声水起的时候选择回国,十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成就了她对互联网行业的精准的判断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王晓菁说,“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把我放到哪都能发现商机”。此言不虚。

对于.tel在中国的发展,王晓菁也有自己的考虑:“当我发现.tel的潜在力量和可能性后,我想,不仅仅是要引进来,更重要的是要加上对产品的新的理解,赋予其新的活力,打造本地化的应用。”

.tel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在中国发展刚刚半年,对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王晓菁坦言,“目前 .tel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所需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赶不上.tel的发展速度”。

.tel作为创业公司也遇到了招聘人才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创业公司都会遇到,对.tel而言,我们需要能够认同.tel,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们有同样理想的人。”

她说的很对,“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团队必须要互补的,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是很完美的,但要做到优势互补。”

中小企业和商务人群的个性展示T台

除了个人用户可使用.tel域名外,目前,.tel对中小企业而言也有天然的优势。基于此,.Tel已经和面向B2B业务的慧聪集团、面向中小企业的广交会交易平台等有了一系列的深度合作。

王晓菁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tel让他们有了新的总机,可以把企业的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关联起来。中小企业只要拥有了.tel域名,实际上拥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T台。并把流量变成商业价值。”

据了解,用户注册.tel域名后,可以自己独特的域名直接在互联网上存储、发布和更新全部联系信息和关键词。不必借助网站平台,通过连接到互联网的任何终端即可获得全球名录中无限的联系信息。除了修改联系方式方便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关键词搜索时,.tel可以实现搜索引擎的天然优化。

“.tel可以帮助用户管理社会关系,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划分好圈子,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推广和营销。而且,中小企业还可以利用.tel推向特定的市场,.tel还可以有英语、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的版本。”王晓菁认为,这样的一种天然优势,也迎合了律师、职业经理人这样的商务人群的需求。

不愁发展用户

目前,.tel的用户达到了20万,而.tel的新产品在规划中,“我们计划是努力发展好前一两百万的种子用户,这些用户如果能够认识到.tel的价值,并很好的利用起来,接下来,.tel的用户规模是不成问题的”。王晓菁说。

王晓菁也不太愁用户的发展,.Tel中国其实握有一条“大鱼”,那就是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据了解,.Tel中国已经和三大运营商洽淡来电个性化.tel签名的合作,目前已经在几个省份进行试点。“如果这种个性化的.tel签名在运营商的层面上铺开后,.tel的用户就会有量的飞跃。”她说。

“.tel实际上是基于统一通信的典型应用,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消息传达及时有效,而这个域名因为是自己的,让用户有归属感和权威性,.tel又有严格的法律保护,实际上一张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名片。”王晓菁说。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