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民突破3亿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手机网民依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3G商用助移动网民过3亿
CNNIC指出了手机网民迅速突破至3亿的原因:一是2010年下半年各大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包括手机上网资费、终端补贴等方面的各类优惠活动比较密集,这些利好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手机上网行为的普及。二是和3G商用有关。虽然3G是在2009年年初宣布正式商用,但实际上运营商密集推广主要是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这也极大的促进了2010年中国手机网民超高速的增长态势。
相比较2010年年中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网民在各项应用的渗透率上均有所提升,呈现出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手机即时通信仍然是渗透率最高的应用。原因在于,即时通信工具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极高的用户粘性保证了手机即时聊天的需求存在,如移动QQ、MSN、飞信等软件;此外,各手机制造商都将其作为标准软件内置在手机中,从而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提高了用户使用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可能。
此外,手机社交网站的渗透率在2010年上半年增长也较快,达到了35.5%,展现出较好的成长势头。
手机网民催生新业态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坐在电脑屏幕才能花钱,如今用手机购物才能勉强算“潮人”,淘宝网副总裁总经理邱昌恒说:“2011年,预计将有超过1亿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购物平台进行比价、逛、消费,全国的移动购物需求和应用将爆发。”2010年,每天有超过1000万人通过WAP和客户端登录手机淘宝,手机淘宝单日最高访问用户数达到1700万,单日交易峰值达3700万元,手机淘宝全年累积成交金额达到18亿元,预计在2011年将会剧增到100亿元。
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音频等均成为网民频繁使用的业务。其中,娱乐应用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选择的主流。手机音乐保持着较高的应用率。手机电视、手机博客等也正在获得更多手机网民的青睐,活跃用户数量惊人。
渗透融合实现共赢
蓬勃发展中也存在瓶颈。在网民未使用上述五大手机媒体的原因中,“担心费用高”和“不知如何定制”成为最大的困扰。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CNNIC在之前发表的另一份互联网报告显示,不同的职业身份,对上网设备的使用具有很大影响。据统计近4成的手机上网者是体力劳动者。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而且电脑价格较高,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等应用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
整体来看,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产业各方对新的应用服务模式展开积极探索。
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在技术上能够提供宽带业务,关键是互联网企业加强开发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各样的应用。”CBSi?中国?高级副总裁刘小东同样表示,“将旧有的互联网服务简单的照搬到移动互联网上并不是成功的路径,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给他们带来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说创造有价值的应用服务,这是我们思考的方向。”显然,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随着用户沟通方式的多样化、竞争的加剧,以及苹果和Google等IT和互联网企业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蚕食,我国运营商不能再用以往的封闭心态和思维主导产业价值链了。运营商现在应该做的,是如何在维护运营商价值链核心地位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竞争,以合作共赢为前提,实现产业价值链成员、甚至不同产业价值链成员之间的互相渗透与融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和内容,促进自己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