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风能 >

中国风电业六大领军人物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1 14:23 
核心提示:中国风电产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风场事故频发、风电并网难、弃风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集中爆发,风电行业增长空间日益萎缩。政策转向成为必然,行业拐点已经到来。

中国风电业正在经受考验,6大风电领军企业带队人所言和他们的经历的,某种程度体现了国内风电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风电产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风场事故频发、风电并网难、弃风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集中爆发,风电行业增长空间日益萎缩。政策转向成为必然,行业拐点已经到来。

此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在公开场合表示,风力发电未来将会达到与水力发电相同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支柱能源。然而短短两个月之后,政策迅速转向,出乎市场预料。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首次将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列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其中风电是唯一被涉及的新能源产业。

同时,中国将停止风电采购补贴的消息接踵而来,风电产业真有些“祸不单行”的意味。

实际上,在经历了并网难,被迫弃风之后,今年的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再次将风电产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以“224”甘肃酒泉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为代表的几起脱网事故,直接导致598台风电机组脱网。这起事故堪称“我国风力发电发生的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凸显了风电场建设、运营中的诸多问题。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同样难逃干系。以至于龙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长军不得不发飙。他在抱怨华锐风电(601558,股吧)质量问题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无奈。“我上次跟老韩说了,没办法,我只能买你的,因为海上有些机型别人没有,如果别人有,我就不买你的了。”此话一出,台下居然响起了掌声与笑声,不少外国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和技术人员笑得更欢。

恰恰是在这种行业风云变化的情况下,我国渐次形成了如此的风电空间格局:北方区域和沿海区域是风电场建设的集中区,环渤海区域是国内外知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培育了一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华锐风电董事长

韩俊良

2010年的北京国际风能论坛上,韩俊良放出豪言:如果不在美洲和欧洲成功,华锐也称不上是一个全球性企业,这是华锐风电(601558.SH)的战略目标。关于战略目标问题,华锐未来的国际化份额不但要达到30%,还要向50%的目标迈进。如此大的野心,似乎也符合外界对其的评价:胆大、敢冒险。

韩俊良,江苏盐城人,出生于1964年10月,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在国有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工作多年,曾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院长。在此期间,技术出身的韩俊良已经展现出开拓市场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才能。

2004年,中国风电从持续多年的缓步前行转入高速发展,但国内风电机组80%以上由外资企业制造。身在体制内的韩俊良看到了风电制造业的机会,并萌生了采用新体制创办一家市场化风机企业的想法。某种程度上,也因大连成套一时拿不出充裕资金独立发展风机业务,他需要在社会寻找资金。

与金风科技不同的是,韩俊良勾勒的华锐风电路径是,借助大连重工拥有的制造业优势,从国外引进风机技术,从市场上寻找资金,整合各种资源以较高起点进入风电整机制造业。 而今年华锐风电借力资本市场,掀起中国股票市场的“最牛股”,也曾搅动了风电以及资本市场。毫无疑问,他和他的华锐风电只是中国风电草莽时代最好的缩影。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钢

作为最早一批风电从业者,武钢将风电看成是一个长跑项目。

他这样比喻公司的成长:“一切都是自然法则,就像植物的生长,从撒下种子到浇水施肥,让它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到最后成材,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成。”

教师出身的武钢,其父母也都是老师,他大学毕业后也做了几年老师,后来又到人迹罕至的风电场工作,在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都处于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这造就了武钢单纯、稳健的风格。这种风格同样融入到了金风科技的血液。或许,正是这种风格,使其侧重质量和技术,但在速度上稍逊一筹。

从目前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竞争中谁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得天下,未来风电市场的竞争将是技术和质量的竞争。其次,虽然市场出现过短暂的混乱,包括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低价竞争,但是投资商们注重机组质量和可靠性的意识越来越强。在突破市场重围,继续保持业绩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金风科技已成功由单一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转向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

谢长军

“我建议风机制造厂,在考虑海上风电的同时,把陆地风电的问题赶紧解决好。现在问题太多了,尤其是华锐。”

在6月15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上,谢长军向中国最大的风电制造企业华锐风电给出了“友好善意的提示”。显然是吸取了陆上风电发展的教训,他不得不提醒他的同行们,在发展海上的时候要慎重再慎重,不能“大跃进”。

谢长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火电热能动力工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2001年担任龙源电力(00916.HK)公司总经理以来,提出了在我国加快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的战略构想。

在他看来,海上风电是今后风电发展的趋势所在,龙源电力在努力保持陆地风电领先地位的同时,把海上风电开发放在新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积极实施海陆并举战略,希望以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通过建设如东潮间带试验风电场,我们深刻体会到,海上风电建设绝不是简单的陆上风电的延伸,也不是海洋工程的简单嫁接,海上风电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及运行维护与陆上风电及海洋工程有本质的差别。”面对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的施工、运行、管理差异,以及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质量问题,谢长军调侃地说道:“龙源做陆上风电还是很生龙活虎的,做海上现在有点晕船。”

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

张传卫

从张传卫的对手中不难发现:华锐风电背靠大连重工,金风科技依附于三峡集团,联合动力隶属国电集团。风电产业的下游风电开发运营商皆为清一色的央企。(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