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OPLC >

中国线缆行业因外企加入而竞争激烈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30 09:49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它既为通信光电缆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通信光电缆产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积累上创造了良好条件。2008年我国通信电缆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通信电缆制造大国,但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它既为通信光电缆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通信光电缆产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积累上创造了良好条件。2008年我国通信电缆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通信电缆制造大国,但我国还远远不是电线电缆制造强国。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通信电缆行业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上涨势头,大量外资企业到我国合资建厂,这些外资企业对中国的电线电缆制造水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我国电线电缆的制造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国内企业大多集中生产低档产品,企业竞争依靠相互压价,整个产业依然存在着生产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无序、技术开发投入少等特点,产品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很弱。整体来看,我国通信电缆的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同时,由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使得我国通信电缆生产制造领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通信电缆生产制造向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从通信电缆产品的需求上来看,全球市场日趋成熟,整体市场需求年下降约5%,加上原材料价格的40%~85%的涨幅,尤其是铜铝以及塑料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线缆生产行业的成本结构,间接影响制造企业的利润。但是信息通信产业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为通信电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民达到3.38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3.2亿,居世界首位。不断增长的高速传输和宽带业务,使我国数据通信电缆的需求日益增长。

从通信电缆产品的供应上来看,目前世界通信电缆行业已经形成几大巨头之间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潜力都吸引着外资品牌陆续进入中国通信电缆行业,加剧了国内的行业竞争;国内本土线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通信电缆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需求下降,线缆产业产能相对过剩,企业间竞争加剧,加上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致使许多小的线缆企业举步维艰甚至于退出市场,会逐步形成少数巨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我国通信电缆行业只有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和高端化,造就一批产品质量好、设备档次高、生产规模大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稳固的市场地位,适应行业需求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通信电缆行业由于光纤光缆的替代,加之运营商在相关投资方面缩减开支等,市场容量正在逐年下滑,“光进铜退”已经成为行业的大趋势,竞争加剧,面临价格战的威胁。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城市、农村宽带网络建设进行改善、三网融合以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网络建设的开展,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等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线缆行业的市场萎缩趋势,线缆行业抓住机会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