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其他 >

产业思考:中美云计算产业对比分析

来源:中国云计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1-07 14:02 
核心提示:近10年来,虽然有BAT三巨头,有中兴、华 为等公司在大力投入研发资源,很多创业公司也在进行技术研究,但能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云计算公司还是太少,积累依然不足,很难形成主导性的产业链。

云计算产业思考之一:中美云计算产业的对比分析

云计算在美国已经基本普及了,而中国的云计算产业仍是呼之欲出,却仍迟迟不出,个中缘由众说纷纭。

众所周知的原因,全世界的互联网基本可以分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和市场:一个是美国主导的全球互联网,另一个是中国自主发展的中国互联网,由于特殊的政策和技术 手段原因(此处略去若干字),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诞生了可以与美国抗衡的互联网巨头的国度,云计算的发展也是如此,当欧洲、亚洲等市场被亚马逊、 Google、微软等席卷的时候,中国的云计算却展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欧美,云计算服务已经普 及,IT服务已经全面向云计算的服务转变,云计算已不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和技术,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消费者市场基本可以与美国保持同步,相 关的个人云存储服务等基本具备,但在企业服务市场,至今仍未看到一个具备体系的生态系统的出现,原因何在?个人认为要从云计算的基础技术、用户IT使用水 平和服务环境三方面说起。

技术基础

云 计算是个很难取巧的技术活,因此我也首先从技术基础方面来比较相关差异。在云计算的基础技术方面,美国是毋庸置疑的领导者,包括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技术 (SDN)、存储技术、分布式计算、OS、开发语言和平台等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美国强大的创新和资本转化能力,支持了新技术的不断涌 现,每一个领导企业在崛起前都有长期的积累,短的4~5年,长的7~8年,例如:

-VMware,98年成立,07年后才开始盈利、大发展

-Nicira,07年成立,12年被VMware收购

-Citrix,虚拟桌面研究20年,在07年后迎来真正的发展

-Facebook,05年成立,11年左右盈利,12年上市

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一个领导企业,同时在其周围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配合,以虚拟化为例,VMware、微软、红帽等虚拟化厂家,与相关的服务器、网卡、存储等公司都有密切的合作,体现到产品上,就是完善的驱动支持,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集成,可以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要求。

中 国,产品开发大多数是两个套路,一是在美国开源软件基础上修改使用,二是产品引入销售,包装后形成解决方案。近10年来,虽然有BAT三巨头,有中兴、华 为等公司在大力投入研发资源,很多创业公司也在进行技术研究,但能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云计算公司还是太少,积累依然不足,很难形成主导性的产业链。

因 此,当美国以Amazon为代表的IaaS服务商构建出生机勃勃的公有云生态系统的时候,我们国内还是以私有云的建设为主,为什么?因为公有云的建设一定 要自主研发才能做到,必须具备核心的技术能力,没有现成产品可以使用(这里还有成本因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而私有云的建设可以采购美国公司的成熟产 品。即使如阿里云,从目前来看,其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离用户的期望也仍有很大差距。

用户IT使用水平

说 完技术,下面来看看市场及用户。我个人观点,国内企业的IT技能和水平与美国有至少10~20年的差距,且差距是全方位的,涉及到观念、企业管理和IT技 能。首先,国内企业的IT部门长期受不到重视,企业的领导普遍IT认知不足;其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多是中小型企业,产业形态初级,对IT要求不高和认 知度不够;目前,大多数企业的IT技能只局限于办公,或者简单的生产流程管理、财务管理等,普遍的IT技能和水平较差。记得前两天在《商业价值》看到了一 篇文章《大数据,不乐观》,其中就提到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或许会拉大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因为,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认识,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习惯和认知程度(即文中说的对数据的敏锐度)。因此在云计算应用方面,面向中国用户的产品要更简单、更直接,同时价格也要更低,这一点我以后会专门来讨论。

服务环境

最 后,谈谈产业环境方面。云计算在美国已经广泛应用,渗透到IT产业的各个角落,被各个企业广泛使用。其中:Amazon已成为IaaS市场的事实标准,各 开源组织OpenStack、CloudStack也要宣称与Amazon的兼容;PaaS、SaaS的服务层出不穷,各种围绕云基础能力的服务很多、很 灵活,包括混合云管理等等,整个IT产业已经在重构。而中国的云计算刚开始向实质应用迈进,但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缺乏适合企业的应用,目前产业界主要 聚焦在IaaS服务,PaaS平台服务基本缺位,个人认为新浪、腾讯等还谈不上真正的PaaS,它们更像能力调用和应用汇聚平台,更多吸引开发者的推广渠 道优势;而SaaS服务推进缓慢,特别是企业市场。   

其他制约问题

目 前,国内还有一些制约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需要政府、行业、用户共同解决。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二是中国的用户传统上重硬件轻软件,但未来软 件才是竞争的核心,才是价值所在;三是各地云计算发展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没有人愿意做长远的项目,愿意真心扶持做技术研发的小企业;四是高端人才的缺 乏。五是国内信用交易市场的欠缺,影响云计算的发展。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