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IT巨头加入“云音乐”竞争
日前,苹果和谷歌在“云音乐”服务上的竞争态势让业内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这一技术领域。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数字音乐行业的发展以及更多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云音乐”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国外互联网巨头试水云音乐
随着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云计算从概念演变为实际行为,进入人们的生活,数字音乐这一新兴市场成为了“香饽饽”,众多业界巨头对此垂涎三尺。
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开始,以苹果为代表IT巨头就拉开了“音乐云计算”的序曲。先是苹果于2009年12月份收购音乐网站lala公司,为云计算版iTunes服务奠定基础;紧接着,谷歌在2010年5月份收购手机流媒体音乐服务公司Simplify Media;惠普亦在同年6月份宣布收购音乐服务提供商Melodeo公司。
这些被收购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为各种音乐传送设备提供技术支持。霎时之间,“音乐云计算”如众星捧月,被认为是云计算领域中最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所谓“音乐云计算”,简单的讲就是用户通过音乐软件,可以将存储在云端的音乐内容在手机、PC和电视等多种设备上进行播放、分享,无需用户再费时费力从电脑存储器中拷贝到其他终端设备。
按照传统意义,音乐发烧友在获取、收藏、整理和收听音乐时,首先要在浩瀚网络空间中寻找、下载歌曲,再整理到移动终端上进行收听。为此,很多消费者可能需要在电脑硬盘中存储数十GB容量的数字音乐。这时,手机等移动设备可能会受制于容量空间而无法全盘拷贝。而即使能够拷贝,也无法将这些音乐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和朋友共享。
在“音乐云计算”开发中,苹果、谷歌等公司意欲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其目标是,只要在上网环境下,音乐爱好者就可以通过从“云端”获取内容,而不必再劳师动众去做上述一系列工作,因为云端的服务器已经帮助完成。
这一切听上去很难想象,但技术可以将此应用全部实现。
国内互联网大佬发力云音乐
国外的互联网巨头纷纷试水云音乐领域,这使得国内的互联网大佬坐不住了,他们知道传统的音乐运营模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转型是必然的结果。而技术创新,则最有利于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
早在2010年,巨鲸网就获得谷歌和姚明的巨额注资以开发“音乐云计算”的项目,巨鲸网如今还在力推Google Music服务;百度MP3也将推出新的音乐平台;另一家国内互联网巨头盛大网络,也在去年加紧音乐业务布局,将人气音乐社区虾米网纳入旗下,准备在数字音乐领域发力;中国最大原创音乐网站A8也表明,2011年将专注于发展数字音乐服务……种种现象表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对数字音乐这一新兴领域虎视眈眈,野心勃勃准备进攻这一领域。
2011年3月24日, A8音乐集团主席兼CEO刘晓松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规划中,集团音乐云产品将覆盖大部分手机平台以及PC、电视、汽车等客户端,实现跨设备的音乐云服务。
而巨鲸网也是看到了国外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音乐云产业的商业时机,计划将把音乐云覆盖到各个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终端上。巨鲸网CEO陈戈表示:“海尔、长虹都在研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互联网电视,未来这些电视中可能内嵌专门的音乐频道,这些音乐产品就是来自于巨鲸网云端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