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其他 >

戴尔10亿美元建数据中心 开拓云计算服务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13 13:55 
核心提示:戴尔近日表示,将在今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并进一步开拓云计算服务,其中还加大了在华投资。这被看作是戴尔减轻对其PC核心业务依赖,转型强化IT服务的最新举措。

戴尔近日表示,将在今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并进一步开拓云计算服务,其中还加大了在华投资。这被看作是戴尔减轻对其PC核心业务依赖,转型强化IT服务的最新举措。

在全球PC出货量逐渐放缓的市场环境下,PC业务利润日薄西山,各大IT巨头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尽早地摆脱单靠PC业务增长的模式风险,寻找增长新空间。而与此同时,冠以“未来”的光环,云计算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一股大浪顺势而来。

戴尔重金强化IT服务

作为传统的PC巨头,虽然戴尔的转型历经波折,但尝到甜头的它再度重金押宝IT服务。这具有普遍意义,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IT终端厂商的新要求。换句话说,云计算无疑是IT产业的下一个金矿,它的兴起为戴尔带来了新的机会,更为众多IT厂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从戴尔转型回望中国IT服务市场,目前在中国IT服务市场上,外资巨头IBM和本土企业神州数码是行业两大龙头,短期内无人能撼动他们的行业地位。但这个高速增长且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戴尔来说是绝对不能错失的机会。戴尔大中华区总裁杨超称,过去两年多,公司已经历战略转型。截至目前,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利润都来自非PC领域。2007年,当迈克·戴尔宣布DELL 2.0战略后,公司业务向消费类笔记本业务倾斜。但在2008年后,戴尔面孔再变,开始强调起IT服务,并在此之后大举收购,上一财年,戴尔IT服务营收已达8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戴尔的战略表明,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公司开始转向移动业务和IT服务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减少业绩日益下滑的成熟个人电脑业务,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

云计算加速中国IT服务市场质变

在国内,整个IT市场都被云浪潮所裹挟。而中国IT服务市场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2年以前是产业形成期;2002年进入成长期;赛迪的报告显示:IT服务业将在2011年恢复高速增长,2011年以后产业将进入成熟期。

IDC预测,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IT服务市场将以年均18.9%的速度快速增长。整体来看,中国IT服务市场受政策利好和行业投资的强力驱动,逐步呈现迅猛增长势头。尤其眼下,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革命性浪潮正席卷整个IT行业,云计算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兴力量,为IT服务市场注入新鲜力量。

而国内的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商也一直关注云计算的发展并推出云计算战略及解决方案。任正非坦言:“华为不用太长时间就要在云平台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赶谷歌?”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67.31亿元,比2009年增长81.4%,预计2012年将突破600亿元。而IDC预计,云计算的增速将是传统IT行业增速的6倍。无疑,在国内市场,云服务正在逐步成为IT服务产业中新的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和IT服务的携手,将使中国IT服务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如虎添翼。

国内厂商转型如何把握“云”机遇

自谷歌首提云计算概念后,它便成为全球关注的前沿技术,并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IT设备制造商、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还是软件开发商,所有人都对云计算充满痴迷和狂热。无疑,云计算已是IT业一个香饽饽,同时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洪流。

然而,国内云计算起步较晚,一时难以脱离“天上乌云飘,地上禾苗焦”的尴尬现象。面对国外IT巨头的围剿,华为、中兴、联想等厂商应该如何把握云计算的发展机遇,这是摆在中国IT业眼前的一大课题。目前,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或者说是新的IT运营模式,人们对它的了解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走进误区,这一点注定了云计算落地还要在摸索中实践。

当然,对于云计算的推动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迷在其中。国内云计算产业才刚刚起步,未来依然面临一定的政策和产业风险,而相关企业短期内首要考虑的是在云计算下增强安全意识,力推云计算的同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安全。另外,云计算的赢利模式也值得探讨,分析认为,目前在国内云计算的赢利模式还不多,成功者也很少。比如,传统的电信企业就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赢利模式,这对云计算的真正落地也是不利的。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