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其他 >

微软云计算助力政府改善民生 市民吃上放心肉

来源:51CTO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14 14:13 
核心提示:“云计算”听起来是距离人们很遥远“高科技”,而现在,微软公司正将它带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使之从天上落到地下,真正服务于公众。通过微软云计算,成都市民已经实实在在享受到这场高科技技术变革带来的好处。

“云计算”听起来是距离人们很遥远“高科技”,而现在,微软公司正将它带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使之从天上落到地下,真正服务于公众。通过微软云计算,成都市民已经实实在在享受到这场高科技技术变革带来的好处:它不仅能够帮助地方政府推动当地IT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帮助政府改善民生,监管并提升当地食品安全,让市民在一日三餐中吃上放心猪肉。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在成都市政府办公楼展开,探讨的主题是“微软云计算助力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这正是政府利用微软云计算技术创新监管模式、改善民生的的典型案例和真实写照。

云计算帮助成都市民吃上放心猪肉

一头生猪从生产到做成菜品端上老百姓的饭桌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其中包括生产、养殖、屠宰、销售、粗加工、制作、食用等诸多环节。每头生猪、每块猪肉在整个流通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庞杂的数据向政府监管提出巨大的挑战;而依托成都云计算中心和微软公司提供的强大IT平台,这些海量的数据得以被稳定高效地处理,并由此产生有助政府决策与监管的信息。

成都云计算中心是国内首家商业运营的规模化云计算中心,在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则是第一个基于该平台成功部署的电子政务应用。该系统是成都市政府为保障老百姓食用猪肉的质量安全,借助微软的云计算技术,实现有效的数据跟踪和实时监管决策的一个服务于民的项目。

该信息系统目前已在成都市主城区范围内,实现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并正在向大成都范围推广,市民只需要凭小票上的信息即可查询到猪肉的来源、流经渠道及检验情况。“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自2010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平均负载在40%左右,已经稳定运行了2000多个小时;据成都市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控系统处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运行以来,成都市猪肉私屠滥宰的数量降低了35%,市民对猪肉的满意度比08年提高了1.57%。

微软私有云解决方案:让云计算真正落地

目前,整个四川省一年的生猪出栏量在1亿头左右,而每年进入成都市中心的生猪至少在1000万头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通过绑定RFID溯源芯片拥有了唯一的“身份证号”。每头生猪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借助强大的计算平台来处理。

通过采用微软的私有云解决方案,成都云计算中心将曙光高性能硬件服务器平台、微软高性能计算平台Windows HPC Server、数据库服务平台SQL Server 2008以及虚拟化技术(Hyper-V)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成功构建出成都云计算服务平台。并通过微软System Center实现了对整个私有云平台和动态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应用的管理,涵盖了从物理与虚拟的各种资源全面的监控与端到端的运营管理。借助这一强大的平台和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成都云计算中心实现了对猪肉安全质量溯源监管系统的数据库支持。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孙建东表示:“从成都云计算中心开建之初,微软就和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云计算中心全面积极配合,把影响到民生的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首次在国内以云计算的方式应用起来。成都云计算中心采用了微软的System Center动态数据中心管理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Windows Server 2008的服务器平台和微软高性能计算平台,微软希望这样的应用也能在国内其他城市推广,让云计算从天上落到地上,真正地服务于公众。”

“放心猪肉”只是起点

据测算,如果“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通过自己购置服务器搭建IT基础设施,总成本需要花费600万左右,而直接使用成都云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总成本只有270万元,相当于节省了一半以上的IT资金。成都市经信委副主任李长虹表示,“目前成都电子政务项目在审批时,都会优先考虑采用成都云计算中心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在绿色节能方面也很重要。同时,随着对猪肉食品质量的监管完善,在信息覆盖完成之后,目前的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应用将向更基层的区域和更多的食品种类扩展。”

成都云计算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波也表示希望该中心能为民生发挥更多作用,成都云计算中心目前可以同时为科学计算、电子政务以及中小企业提供计算平台的服务。除了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外,中心还为成都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成都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于管理平台、成都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市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等多个电子政务项目提供计算服务。未来中心也将扩大对公共计算领域的云服务,包括对石油石化、工业仿真、动画渲染、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并探索在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中心也将向本地中小企业、软件以及专业高计算领域开发服务,并和本地企业合作开发基于云服务的安全方案和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