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滨:“数字粮库”背后的物联网革命
于滨一说起“数字粮库”的故事就滔滔不绝。他习惯这样开场:“我国有2亿农户,100万粮贩子,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8.75万家,3万多家粮库。但是在东北粮食主产区,一些出入库作业监管不到位容易滋生‘人情粮’、‘舞弊粮’的现象。”从去年9月上任以来,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董事长于滨带领团队走访了全国各地的粮食局,向他们讲述无锡“数字粮库”的故事,有时候会把对方讲得热血沸腾。
10月26日,无锡阳光明媚,在太湖边上的“数字粮库”内,于滨一边描述着物联网技术给粮库带来的神奇之处,一边勾画着中国物联网的未来: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粮食系统整体项目完成之后,首先能够解决的问题是粮食总局能够掌握全国粮库信息。因为物联网的数据做不了假,各地交了多少粮,数据会自动被记录到国家数据后台系统,这个数据没有授权谁也改不了。这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于滨透露,粮食系统项目推进的进程比预想中的更快。作为“数字粮库”的总集成商,未来,他还考虑到将“数字粮库”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棉花行业。
“从一个点拓展到另一个点,先攻资源优势行业,然后再以点带面,向不同的行业扩张。”这是于滨总结的物联网扩张战术。在他眼中,“物联网”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概念,它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也是继通讯网络之后另一个万亿级市场。据悉。今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会超过1700亿美元,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5%。不过,这个市场是否真正火热关键还在于商业模式的确立。此前,中国物联网的商业进程曾被人们形容为“雷声大、雨点小”。
于滨坦承,在“数字粮库”推广过程中,最难的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他指出,企业要盈利,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就会寸步难行。
数字粮库
宋宇(化名)是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的技术员,他每天的工作是对数字粮库储备粮食的湿度、温度、虫情和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据其介绍,以前粮库需要仓管人员拿特定仪器进粮仓监测,天热时很辛苦,且难以做到实时监测;如今,系统会把粮堆顶部、中间和底部的传感器数据实时传到电脑上,温度超过一定限值,系统可以自动处理;一发现有虫情,就会出现提示。据称,目前江苏省十多个地市已启动数字粮库建设,它们已与航天信息集中签约。于滨表示,预计这批项目将于明年年底全部建成,并将江苏经验扩大到其他地区。
航天信息是江苏省数字粮库的总集成商,有专门的技术研究院,从研发到工程实施,一整套服务完整承担。该项目的核心技术,例如基于物联网相关的系统开发、自动化的控制、出入库相关的系统等等,也完全靠我们自主研发。”
不过,数字粮库的推广不仅仅要靠自主技术,更靠资金推动。于滨透露,目前江苏省十余个数字粮库,其资金主要来自于三部分,国家和省里补贴占大头,然后粮库自己投资一小部分。
2006年,航天信息开始布局粮食领域。不过,这个庞大市场的开拓并不容易。“我们培育一个市场,首先面对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成熟问题。”
毫无疑问,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我国“北粮南运”流通不畅使得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约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据称,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天到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运输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这意味着,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左右。
另外,我国大部分粮食仓储企业粮食出入库作业效率较低,容易出现排长队现象,诸如化验、称重等环节非常容易产生舞弊行为,比如黑龙江富锦九零粮库案件。与此同时,国家难以准确掌握粮食收购信息,国家粮食统计制度缺少技术支撑。于滨说,针对这些问题,航天信息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粮食流通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智能图像分析、RFID等技术,远程实时监管国家粮食储运情况,可以消除“转圈粮”问题。
此外,“数字粮库”还能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价格的异常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于滨介绍说,无锡已依托粮油信息预警系统,编制推出“无锡粮油批发价格指数”;还开通了“网上粮店”,人们可上网查询粮价并订购粮食。在这个基础上,无锡打造了地储粮拍卖和粮油现货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即批发商需要大宗粮食将来也能上网交易,这意味着一个未来交易图景:开展原粮电子交易,并将目前的拍卖、现货交易发展为信用交易、委托交易、仓单质押交易等多种方式,交易模式也将由目前的单体、分散摊位式等向连锁、专业交易式转变。
对于航天信息来说,好消息也正接踵而来。今年9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关于粮食储备监管系统的项目开始启动,它是全国物联网示范七大工程之一。航天信息作为技术提供商,在全国三省一市相应的项目已开始启动。
二次创业
2011年9月底,于滨上任航天信息董事长,他用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在公司内部展开集中讨论,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从发展来看,单纯依靠税务领域的业务,无法全面支撑今后的发展,由此提出进行“二次创业”,其中物联网、企业信息化、电脑设备、培训、金盾等业务被定位为公司主业。于滨说,今后产业投资的原则有三点:第一,产业市场容量足够大,至少几千亿规模;第二,要有一定的门槛,不是谁都可以做的;第三,能全面带动航天信息的全国服务网络。
最初,在航天信息的业务版图中,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占到了主营收入的75%。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2003年防伪税控系统在完成了阶段性的大推广之后,从2004年开始,公司收入增速开始放缓。2006年,航天信息开始进军以财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这时其将目光投向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智能密码安全芯片技术、物联网的战略布局就从那时开始了。
2008年,“物联网”概念在全球真正崛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奥巴马曾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当时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当时不少美国人认为这个战略可与1995年克林顿利用互联网革命把美国带出经济低谷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同样是摆脱危机、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据其介绍,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预计将实现约3万亿元的总产值。不过,物联网商用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物联网启动和发展速度,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目前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在交通、安防等一些垂直领域尝试应用,没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同时我国在技术标准、核心芯片技术等基础领域还处于相对劣势。
于滨感慨,航天信息在物联网耕耘这么久,现在,我们终于见到曙光了,能够逐渐推广。据透露,2015年航天信息在物联网上的总收入预计能达到15亿元,其中涉及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粮食信息化的业务板块收入贡献最大。于滨透露,“三省一市”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中,仅江苏就计划建设59家数字粮库,相关配套补贴达数亿元。
不过,他坦承,中国发展物联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对应用价值的深入挖掘。目前,虽然一些领域有了许多项目实例。但是,这些应用大都处于简单闭环应用或示范阶段,系统或技术还需要逐步完善。此外,我国还缺乏能带来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可迅速推广的物联网应用。他指出,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城市有5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10万辆汽车上装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其次是政策环境的支持与商业模式的成熟。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