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技术 >

央行副行长:移动支付是金融IC卡应用新方向(2)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9-11 16:13 
核心提示:宁波手机信贷业务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传统信贷比较,手机信贷通过用户手机自助贷款或还款,实现724小时借款还款业务,且能根据借款人意愿随借随还,而传统信贷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二是与普通手机银

宁波手机信贷业务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传统信贷比较,手机信贷通过用户手机自助贷款或还款,实现7×24小时借款还款业务,且能根据借款人意愿随借随还,而传统信贷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二是与普通手机银行比较,手机信贷以智能芯片为安全介质,利用PKI技术作为身份认证手段,通过STK技术实现贷款、还款等操作,对用户的门槛要求低,能够为“三农”和小微企业用户提供简单、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三是与信用卡业务比较,手机信贷业务采用浮动贷款利率,利率定价方式灵活,且贷款期限由借款人在授信有效期内自行选择,而信用卡预借现金是采用万分之五的固定日利率,且贷款期限受到固定还款日的限制。

宁波手机信贷业务通过移动支付创新平台,安全可靠地将金融IC卡多应用范围从信息服务和交易支付拓展到了融资领域,其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可以有效契合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对金融信贷“短、小、频、急”的需求,简化信贷服务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促进“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缓解了当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薄弱问题。二是经济效益。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有效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既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信贷需求,也缓解了银行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与金融网点有限的矛盾,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展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效率的有益尝试。三是示范效应。借助非对称密钥体系实现可追溯的身份认证,基于手机安全芯片技术将传统的银行柜面服务拓展到手机渠道,通过STK技术使手机成为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提供金融服务的“移动银行”,对于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具有示范效应。

移动支付是金融IC卡多应用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终端等的不断普及完善,移动支付逐渐成为金融创新的热点。移动支付本质是智能化、终端化、网络化、虚拟化的银行卡,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一个跨渠道、跨行业、跨网络的金融创新平台和多应用融合载体,能够有效整合金融IC卡、互联网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和渠道,是金融IC卡的渠道拓展和应用创新,是未来金融IC卡多应用发展的新方向。推广移动支付应用对加快我国银行卡芯片化迁移进程,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和银行卡多应用领域,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符合群众对新型支付工具和渠道的需要。移动支付作为金融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具有安全性、便捷性、可扩展性等优点,集金融支付、行业应用、网络通信、智能计算、身份认证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和更为广泛的支付范围,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业务融合、安全便捷、标准规范、多卡合一支付工具的需求。

二是符合银行卡拓展行业多应用的需要。移动支付终端存储容量大、安全保护能力强,有效复用金融受理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可加载丰富的行业应用,能够将金融功能与行业功能有效整合,实现多行业资源共享、设施共用、成本共摊,可作为行业合作的纽带,为各行业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是符合金融服务融合和渠道拓展的需要。移动支付具有广泛的业务适应能力,通过将支付服务与手机功能结合,可实现银行卡业务与网上银行业务的有效融合,并能够创新出多种新型的金融应用,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3A”(Anytime,Anywhere,Anyway)金融服务,推动商业银行向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支付也是贯穿现代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支付服务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银行卡组织、支付机构抢占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制高点的重要竞争领域。

四是符合农村地区支付环境改善的需要。与传统的支付模式相比,移动支付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获得广泛的便民效果,是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增强金融惠农的有效手段,对于改善我国农村支付环境,解决金融资源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移动支付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是技术标准的统一。技术标准是移动支付产业健康生态环境的生命线,是移动支付产业从量变向质变飞跃发展的源动力。技术标准的统一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增强移动支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风险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营造各产业链单元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目前,人民银行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加强行业协调与产业合作,组织产业各方开展移动支付关键技术方案选型研究和标准体系规划,并按照“凝聚共识、谋求合作、统一标准、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实现“资源复用、联网通用、安全可信、国际接轨、自主可控”为主要目标,完成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安全、规范、合作、创新”的原则,坚持“以标准促发展”,充分发挥移动支付标准对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技术支撑、业务推动和规范管理的作用,集产业之力,着力实现产业联合协作、市场资源共享、业务有序竞争的发展局面。同时,以移动支付作为金融业务创新平台,加快金融IC卡从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支付向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拓展,实现多行业、跨部门信息共享、设备共用、服务融合,稳妥推进移动支付在金融服务水平薄弱地区的应用,促进金融普惠制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