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技术 >

ADI:提供车联网以及那些汽车电子的核“芯”动力

来源:与非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04 11:03 
核心提示: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同时因为汽车电子的热潮,车联网这几年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尽管仍有诸多管理和应用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但并不妨碍芯片厂商们积极进场,国际大厂们更是加紧布局,他们的关注点自然也有区别。

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同时因为汽车电子的热潮,车联网这几年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尽管仍有诸多管理和应用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但并不妨碍芯片厂商们积极进场,国际大厂们更是加紧布局,唯恐失了先机,但基于每家的产品技术特点和优势不同,他们的关注点自然也有区别。ADI的重点在“为汽车电子应用提供高性能的信号处理产品”,ADI公司汽车电子战略市场部应用经理沈飞如是说。

沈飞坦言,车联网应用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尾气污染、减小车辆安全隐患、优化车主行驶路线、缩短旅途时间,让旅途更具可预测性等优势,作为物联网的应用分支,其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然而,由于车联网的产业链太长,需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均得到发展且协同合作,车联网行业才能最终得到广泛普及的应用。

而目前车联网发展所遇到的困难主要在管理者缺失和技术短板,包括:

1.多部门管理导致车联网行业管理者不明确,使得车联网行业缺少整体发展规划。

2.技术短板主要体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对传统系统成本的提高,不同系统应用端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度要求不同,另外,功耗、带宽、成本和设计的复杂度也是问题。对于IC提供商就是要去开发低功耗和高带宽的芯片以及解决方案。

ADI能做的,就是借助自己的优势,即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强大产品线,为车联网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其中具体的应用设计,沈飞表示,车联网的应用实现,需要与车载的主动安全系统和预测性安全系统进行融合,来感知车辆周边的行车和道路情况。这类车载系统包括基于视觉摄像头的车道偏离告警、前方物体检测、交通标识识别、行人识别等系统,以及基于雷达的自适应巡航、前方碰撞预警、盲区检测、侧方来车检测等系统。这些车载的主动和预测性安全系统,是ADI重点关注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系统在车联网的具体实现中占有很关键的位置,同时也是因为这些系统都需要高性能的信号处理,与ADI的产品优势相吻合。

提到中国市场的特点,沈飞认为,通常对于新兴的技术,中国市场往往需要更多的系统级方案和系统级研发支持。针对这一特点,ADI在汽车电子部门内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级的方案和技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视觉安全领域,ADI有专门的团队开发示例算法和底层函数,以及功能强大的硬件在环和软件在环开发系统。这些资源,都可以帮助国内客户快速启动系统研发。

最后,沈飞补充,除车联网外,在汽车电子领域,ADI也是安全气囊和稳定性控制芯片领域的开拓者,并将继续在主被动安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ADI至今已经交付了超过5亿个MEMS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芯片,拥有近20年的设计经验以及相关知识积累和技术。为了减少系统设计工程师的时间,ADI 新一代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芯片在内部集成了众多的系统功能,比如自测、信号频率设定、门限触发、对振动的优良抵御等等;ADI在全球高端汽车音响的音频处理芯片领域也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ADI的SigmaDSP和Sharc DSP,以及配套的图形化、模块化设计工具SigmaStudio,为客户提供了高性能又便利的设计手段;在传统电池的电池传感器方面,ADI推出了用于铅酸电池的第三代智能电池监测芯片(ADuC703X),目前在这类芯片市场的份额超过95%。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