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技术 >

IBM全球首个物联网技术中心在京隆重落地

来源:搜狐IT 作者:刘瑞刚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14 11:52 
核心提示: 9月19日消息,近日,IBM中国研究院在上地中关村软件园钻石大厦,隆重举办了“IBM中国研究院15周年庆暨IBM物联网技术中心启动仪式”。IBM中国研究院与来自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伙伴会聚一堂,共同回顾15年来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的历程,探讨了如

9月19日消息,近日,IBM中国研究院在上地中关村软件园钻石大厦,隆重举办了“IBM中国研究院15周年庆暨IBM物联网技术中心启动仪式”。IBM中国研究院与来自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伙伴会聚一堂,共同回顾15年来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的历程,探讨了如何在智慧新时代下加强协作创新和共同成长。并且,在此次活动中,IBM中国研究院隆重宣布,在中国建立IBM全球首个物联网技术中心。

出席这次活动的嘉宾有IBM高级副总裁、IBM全球研究机构主管John E. Kelly III 博士,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先生,以及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IBM全球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及专家们专从全球各地飞到中国来参加此次活动。这次活动也吸引了中国政府、产业、行业、教育、科研机构等领域重要领导及专家的参与。

“IBM每年向研发投入超过60亿美元资金,IBM中国研究院是IBM的重要投资之一。IBM中国研究院把全球最优质的资源进行集中和整合,带到中国,并与中国的社会各界一道,完成跨学科、跨领域科技知识与经验的融合,共同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IBM高级副总裁、IBM全球研究机构主管John E. Kelly III 博士在参加大会时表示。

“IBM中国研究院成立15年来,已经成为IBM大中华区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在基础研究、协作创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IBM中国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与IBM全球的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IBM将持续加大对中国研究院的投入,开放创新,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先生表示。

全球首个物联网技术中心落地,携手各界共建产业研究平台

物联网建设的推动及成功,需要多方合作来建立一个强健的生态系统。IBM在中国建立的首个物联网技术中心,旨在为物联网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开发创新平台,让合作伙伴们能在一个真实与模拟相结合的环境中研究、孵化技术,加速技术创新和验证。同时,IBM会结合IBM中国研究院与全球先进的技术和资源,与社会各界开放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强健的物联网研究产业平台。其目的是支持并加快物联网相关创新型技术与服务的研究、实践及发展;提升端到端集成解决方案的价值,大幅缩短研发成果的市场投放周期;整体构建包括业务、商业模式等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框架,指导并推动物联网产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实际运作方面,IBM物联网技术中心,将联合全球研究院领先的研究力量,共同投入,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高校等社会各界一起,推动整个物联网产业快速向前发展。IBM会陆续在物联网技术中心展出最前沿、领先的研究成果,使客户更直观地了解物联网的应用状况,并且不断与各界开放合作,推出分布于各层次的实际应用,探索产业发展,期望以物联网为载体,促进以技术为依托的产业、城市、社会经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为了让客户及合作伙伴更直观地看到实际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IBM在物联网技术中心里面搭建了一些前沿的应用,有医疗方面互联健康的应用,智慧微网的方案展示,室外配备了发电用的小风车和太阳能版,以及与智能楼宇有关的设备,如,空调,温度测量,人员定位等相关设备。IBM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还就新能源建设、智能输配电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在此技术中心开展。另外,IBM还将与正文科技,建坤等协作厂商共同探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

在提出战略性规划和实际研究计划的同时,IBM还对物联网产业的整个架构蓝图作以了建设性规划,首次提出了物联网多层参考架构,其中包括传感器设备对信息的获取,利用网络及边缘计算对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支撑各种类型的决策支持应用和服务,如何通过控制和反馈机制来支持决策实施,以及贯穿其中的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深入分析与优化。

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表示:“物联网作为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将集合IBM中国研究院的优势及全球研发资源,与各界领先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打造实现“感知中国”、“感知世界”的基石。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物联网技术中心,与各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相关的科研与实践工作,促进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加速产业的发展壮大。”

承诺携手共进 迈入智慧时代,共建和谐社会

IBM的研究机构成立60多年以来,与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最复杂的问题,抓住发展机会,让地球上的系统变的更加智慧。IBM有全球最优秀的研究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天才,其中包括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4项图灵奖获得者;专业遍及天文学到真空物理学,从信息普遍服务到高级业务分析,从计算生物学到服务学;在专利方面,连续17年在美国获专利排名第一。

IBM中国研究院自1995年成立以来,作为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一直在致力于用创新科技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未来人类生活等相关的科技创新和实践。与此同时,秉承“开放、协作、创新”的核心理念,IBM中国研究院15年与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创新,在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

下一个十年,将是智慧地球发展的黄金十年,未来IBM研究院将继续立足本土,依托IBM全球强大的科技研发资源,与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打造高效的产、学、研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协作创新,为中国和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