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技术 >

物联网产业协会柏斯维:二维码是物联网标签市场上的黑马

来源:CCTIME飞象网 作者: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10 21:18 
核心提示:近些年来,二维码标签越来越被广大商家和消费者所熟悉。家禽、蔬果、汽车等商品上都能见到二维码的影子,二维码是一维条码的进化,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一维条码标签份额远远大于二维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二维码取代一维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近些年来,二维码标签越来越被广大商家和消费者所熟悉。家禽、蔬果、汽车等商品上都能见到二维码的影子,二维码是一维条码的进化,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一维条码标签份额远远大于二维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二维码取代一维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近些年来,二维码标签越来越被广大商家和消费者所熟悉。家禽、蔬果、汽车等商品上都能见到二维码的影子,二维码是一维条码的进化,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一维条码标签份额远远大于二维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二维码取代一维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早在1700年,欧洲印制出了用在药品和布匹上作为商品识别的第一批标签,所以,严格地说:标签是用来标志您的目标的分类或内容,像是您给您的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您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而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通过专用读码设备或者智能手机,就能读取二维码中的大量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上看,二维码作为标签的优势远远大于一维条码。

提到标签市场又不得不说到RFID即电子标签,RFID技术被认为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但是,近几年来,RFID技术从喧嚣走向冷静,究其原因有很多,根本则在于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技术的不成熟。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这种技术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就在于RFID具备不可取代的优点:

1、RFID标签无需像条码标签那样瞄准读取,只要被置于读取设备形成的电磁场内就可以准确读到;

2、RFID每秒钟可进行上千次的读取,能同时处理许多标签,高效且高度准确;

3、RFID标签上的数据可反复修改,既可以用来传递一些关键数据,也使得RFID标签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重复使用;

4、RFID标签的识读,不需要以目视可见为前提,因为它不依赖于可见光,因而可以在那些条码技术无法适应的恶劣环境下使用,如高粉尘污染、野外等。

不得不承认RFID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确实有着其不同凡响之处,但RFID技术就目前而言还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

1、成本太高,加之所需的发射器、读取机、编码器及天线等设备成本便更加显得雪上加霜了。目前一个RFID标签的价格大概在25到30美分,这对于大宗商品自是不在话下,但相对于百姓更为关切的小宗商品则无异于要将这份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商家当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增加无谓的成本。对于大多数生产者而言只有将这一成本控制在3美分以下才可能应用于产品中;

2、涉及隐私问题,RFID标签一旦进入读取范围就会无条件自动发出信息,而又无法辨认该读取器是否合法。这一识读优势此时又变成了对消费者一大伤害。虽然目前已有公司研发出具有隐私保护的无线IC标签系统,但这正如电脑装了杀毒软件并不能保证百毒不侵一样,这种保护系统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隐私危机;

3、含有金属和水分的环境或物体会对RFID产生干扰;

4、各国频率开放频段和技术标准没有统一,这也势必影响厂家的切身利益,从而不利于厂家的积极配合。这不仅是技术更涉及到自身利益等复杂问题,做到统一可谓任重而道远。

以上是从整体上对RFID进行剖析,物联网发展是必然趋势,作为核心技术的RFID也必然得到发展。市场看重未来发展更关心如何解决当下,因为消费者眼中的市场永远是当下的市场。在而市场看重二维码标签也是因为有着它自身的优势,二维码标签较之RFID更能解决当下的市场需求。

二维码标签的优势本人看来最为重要是以下几点:

搭建传统商务与网络商务的桥梁,巧妙利用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成为移动大军中的一员。随着3G网络的成熟、智能移动终端多样化和普及度越来越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已然渐渐铺平,移动互联网也终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二维码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帮助人们快速登录网络,只需对准商品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拍便可获得相关信息,其中的网络链接便可帮助人们快速进入网站进行浏览信息、参与互动及分享评论等。这一应用也同时适应了SNS的迅速发展,SNS核心即在于互动、即时,二维码无疑提供了一个即时互动的小窗口。这些真可谓二维码标签发展的“天时”之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