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技术 >

物联网还能是技术革命还是超级泡沫?(3)

来源:IT168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04 08:40 
核心提示:据了解,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从2005年开始就对相关企业、产业动态进行了跟踪、扶持、培育。2005年,市信息办在编制《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就已经把传感网产业列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编入产业发

据了解,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从2005年开始就对相关企业、产业动态进行了跟踪、扶持、培育。2005年,市信息办在编制《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就已经把传感网产业列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编入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进行扶持。

如杭州图书馆新馆,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建成的最大的RFID图书馆。去过图书馆的市民惊喜地发现,除了已有的读者证外,第二代身份证、市民卡都可以充当读者证,通过市民卡的信用体系保障,读者能够真正全免费办证(免年费、免押金)。据统计,新馆开馆30天内,图书馆就为读者办证3万张。此前,杭州图书馆在50年内才为读者办证5万张。并且通过RFID系统,杭州图书馆在不闭馆的情况下,顺利实施新馆搬迁。

亟待迈过多道门槛

去年8月,温家宝来到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谈到,“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因此,首先要攻破技术难题。此前,池洪在谈到物联网产业链的三个环节(感知、信息传送和信息处理)时表示,“上海乃至国内最薄弱的是感知环节。我们在传感器材料、设计、制造和功能实现上离世界级水平差距很大。”

的确如此,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郑立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的高端传感器件和芯片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占领。这些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元器件,是物联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颇有门槛的技术。因此,国内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突破,而且更要注重元器件的质量标准,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谈到技术难题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则认为,一是通信距离瓶颈。目前传感器所能连接的距离只能是在100米-1000米,也就是说,超过1000米之后,传感器发射信号将不足以支撑数据的传输;二是外部环境指标问题。目前的传感器对外部环境指标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三是网络安全问题。由于很多时候是无线传输,因此就存在信号可能会被窃取的危险,这将直接影响到这个体系的安全。

其次,需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刘海涛不久前表示,“目前传感网具有产业规模小、应用领域杂、开发模式孤立、应用场景差异性大等特点,为此,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产业架构,国家传感网标准工作组将这一架构推行到国际传感网的标准化,成为国际产业的主推方向。该标准体系框架重点分离了传感网应用的共性技术特点和差异性,为解决传感网应用场景多样化和大规模产业化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传感网产业链中各单位实现明确的分工,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推进传感网的研究、开发、集成和应用。这一框架的实施和推动,需要政府、各应用相关行业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协作,按照统一的顶层规划,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在技术、标准上的优势地位,更好地推进大规模产业化。”

最后,用户需求的挖掘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郑立荣表示,中国发展物联网,属于市场导向型,这是中国的优势。而如何将技术劣势转向市场导向优势,这值得深思。其实,在欧美许多国家,物联网发展这么多年,但没有足够市场化,目前大多数的应用是政府在推动,而且属于公共服务项目,很少有项目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从欧盟制定的物联网路线图来看,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以及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应是在十年以后。而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物联网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应用市场,市场化的应用,可以催生新兴的技术,关键是如何把握这次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