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会展动态 >

广东梅州举行客家文化电视论坛

来源:海峡之声 作者:淼丰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5 13:36 
核心提示:6月23日晚上,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广东梅州举行了一场关于客家文化的电视论坛,论坛主要围绕如何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的主题进行讨论。 据史料记载,闽族先民扶老携幼、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渡黄河长江,越武夷南岭。晚清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


 

6月23日晚上,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广东梅州举行了一场关于客家文化的电视论坛,论坛主要围绕如何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的主题进行讨论。

据史料记载,闽族先民扶老携幼、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渡黄河长江,越武夷南岭。晚清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指的就是客家先祖历尽艰辛和苦难的史实,也说明了客家人一直保存着中原文化的根,在迁移到新的居住地后又吸纳了当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在当晚的电视论坛,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等六位嘉宾围绕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对于目前的客家文化现状和发展情况作了交流。

许嘉璐先生指出,以前客家地区普遍都是崇文重教,客家的乡亲都是想再苦再累也得让自己的下一代考取功名;而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家地区也出现了崇文重企的观念。崇文重教和崇文重企两种观念不会矛盾,相辅相承。

台湾世新大学客座教授黄肇松先生在发言中对台湾目前的抢救客家文化的状况作了介绍。他说,台湾客家族群不仅是要让客家人讲客家话,也开设课程班非客家籍的人学习客家话,同时也在推动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梅州市委书记李嘉也介绍了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梅州目前正在有规划的进行客家山歌、汉剧、围龙屋、名人旧址、客家方言等有关客家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梅州计划成立海峡两岸客家青年交流基金,争取每年让两岸各五百位的客家青年互相交流,感受海峡两岸客家文化的异同。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快速直达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