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CTTB >

三足鼎立 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发展

来源:泡泡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29 14:29 
核心提示: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终端产品直面消费者,其市场渗透能力将反作用于前端技术的普及。专家陆刃波指出:现在无论是“卫星数字电视一体机”还是“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均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认知均处于萌芽阶段,建议企业积极培育市场,均有机会引领消费需求。

2008年6月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中星九号”升空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数千万家庭可直接收看北京奥运会盛况以及让中国边远地区民众能够收看电视,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卫星、有线、地面三大数字电视传输方式的三足鼎立之势。对于这三种数字信号传输方式的未来发展,从现阶段的形式以发展呢的眼光来看,各有特点难分仲伯。而终端产品技术储备将成为影响未来三大数字电视收视方式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星九号”打破数字电视现有格局

近几年,数字平板电视发展渐进普及期,根据中国电子商会与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达5000万。而“中星九号”的升空预示着用户在终端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可轻松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而需要电视台作为中转。作为另两类正在如火如荼投入普及的数字信号传输方式——地面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来说无疑会在电视用户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分食这5000万的数字电视需求。

中星9号传输特点优势突出,其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居民只要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就可收看并按要求传输47套免费的高清和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对电视观众免费。信号可以直接到户,而不必经电视台再转送,覆盖面积大,将有效解决中国广大偏僻乡村无法收看卫星直播节目的尴尬。

数字终端产品储备情况将影响三大信号接收形式推进

迄今为止,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均未形成太大规模,发展前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趋势难料。有线数字电视优势明显,就如从前的模拟信号到有线模拟信号,强度有很大提升,加之合理的收费,在全国的普及速度可能很快。而地面信号还是依靠地面折射,信号相对较弱。因此鉴于有线数字电视的特点,仍有很大生存发展空间。而卫星数字电视在费用和信号双方面均有优势,在势均力敌情况下,终端产品的发展程度和技术储备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信号传输方式普及的推进。卫星数字电视方面,长虹2008年6月11日,相距“中星9号”上天的第三天已发布了首台“卫星数字电视一体机”,据透露,长虹早在10年前就已经获得国务院同意生产“卫星数字电视一体机”的牌照,因此从长虹“首台卫星数字电视”的反应速度来看是有丰富技术储备的。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卫星数字电视的普及工作可以顺利展开。地面数字电视方面,2006年8月公布了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2008年的1月1号开始在北京试验播出,2008年5月已经开始了正式播出,发展速度和其他国家相比是惊人的,而数字电视一体机作为最适合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接收的终端产品的发展也全面带动了地面数字信号的发展。如:东芝、LG、TCL等企业相继发布一体机产品,尤其东芝为在国内启动并不长的情况下,在地面数字电视的消费认知和各地终端产品的率先推广做了很大努力。有线数字电视方面,虽已拥有了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但终端产品发展缓慢,至今大部分用户还在用机顶盒产品收视。

无疑,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终端产品直面消费者,其市场渗透能力将反作用于前端技术的普及。专家陆刃波指出:现在无论是“卫星数字电视一体机”还是“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均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认知均处于萌芽阶段,建议企业积极培育市场,均有机会引领消费需求。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良性市场运作模式尚未形成

无线数字电视由于与用户间缺少了运营商这一中间环节,普及似乎是更容易的。但问题在于无线数字信号的发展需求很高的成本投入,国家仅能负担一部分费用,而缺少了运营商这一商业化模式,谁来投入、谁可获利均成了我国无线数字电视运营体系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而有线数字电视的运营形式看似是健全的,但问题在于过高的费用难于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如何让运营商将收费降低到广大受众能够接受的范围,有线数字电视的普及似乎更加容易了。

另外,随着数字电视市场的发展,崭新的合作模式也在形成。如地面运营商夸电视台与广电的频道合作,可丰富数字电视频道资源、扩大信息流的通畅程度。但这种合作受到了一些质疑。一些行业人士担心频道资源有可能被收回,专家陆刃波认为:因为这种广电与运营商的合作方式一旦达成,也是两方面经过时间和利益的反复斟酌达成协议后的结果,短时间内改变的可能比较小。对于这种合作方式的评价现在还无从谈起,仍在摸索阶段。

总之,这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都在共同发展,而未来的趋势如何,由于他们现在的发展还存在着比较致命的问题,谁能成为主流还有待观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