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电信 >

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自己管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逄丹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3-27 13:45 
核心提示:作为国内通信市场上的转型领先者,中国电信极有可能在近期成为国内首个移动用户和固网宽带用户双双破亿的电信运营商。截至2013年1月底,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1.63亿户,而固网宽带用户达到9107万户,距亿户大关仅一步之遥。

在业界眼中,中国电信是在CDMA网络上疾驰的3G先锋,是在信息化领域坚韧耕耘的转型拥趸,是在云计算领域走得最远的国内运营商。但在中国电信眼中,庞大的移动及固定双网背后,是网络管理高效,是运营支撑有序。

“强化支撑保障,实现全网效益最大化”,2013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对公司运营支撑体系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战略目标再次印证了中国电信对网络管理和运营支撑近乎完美的执着追求。

作为国内通信市场上的转型领先者,中国电信极有可能在近期成为国内首个移动用户和固网宽带用户双双破亿的电信运营商。截至2013年1月底,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1.63亿户,而固网宽带用户达到9107万户,距亿户大关仅一步之遥。

急速的业务扩张和发展离不开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而战略转型的逐步实施更需要支撑体系的有力保障。中国电信未雨绸缪,从2005年起开始着手网络运营支撑系统项目的规划,历经近7年的研发、使用、再开发的不断优化升级,成为今天的“超大型IP综合承载网智能运营支撑系统。”就在不久之前,该系统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到现在,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超大型IP综合承载网智能运营支撑系统,其功能性均超过了初期的设想,提前实现了‘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流量智能优化配置、高效运维管理’的目标,对163和CN2两张网络稳定运行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中国电信网络发展部总监、该项目掌舵者董晓庄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未雨绸缪瞄准未来网络

我国互联网自进入21世纪后,就呈现出雪崩式增长趋势,流量以年均80%以上的速度递增,骨干网带宽以几乎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自去年试商用100G以来,中国电信更是计划今年在包括城域网在内的整个网络上全面引入100G路由器平台。

中国电信骨干承载网的规模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在2005年的时候便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三大网络之一,承载着数千万计的公众客户和企业用户的业务,网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旦网络出现任何故障,将给运营商和客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时值2005年,中国电信刚刚建设了其第二张互联网平面CN2,作为中国电信面向企业客户打造的一张精品网络,其承载了中国电信网络转型的重任。

董晓庄表示,我们意识到163网络和CN2两张骨干网络的并行发展将给中国电信的网络管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然而,当时中国电信的网络核心管理平台仍然是由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仅具备基本维护功能的网元级管理系统,无法对如此庞大规模的网络进行统一的智能化管理,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上特有的频繁的网络攻击更是难以应对,成为制约中国电信网络发展高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此,我们决定自主开发网络智能运营支撑系统,摆脱设备商对我们的限制。”时任中国电信运维部总监的董晓庄作为总负责人开始接手此项目。

从一开始,董晓庄就为这套智能运营支撑系统定调八大功能:网络的自动发现、设备的自动管理、告警的自动采集、故障的自动定位、参数的自动配置、流量的自动均衡、攻击的自动防护以及事件的自动处理。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电信骨干承载网的自助化管理。”董晓庄向记者表示。

在这个目标下,项目组确立了系统平台的总体架构采用弹性分布式框架,综合运用“多层次、模块化、分布式”系统结构。董晓庄告诉记者:“这样的系统架构,使得系统具有高度的伸缩性、灵活性和可靠性。而且通过划分子系统、模块和多层次,并规范模块、层次间的接口,使得系统达到一种松耦合的状态,降低系统调整和未来扩展的难度和成本。”

中国电信希望通过建设一套统一的网管系统统筹全网的发展,解决之前采用厂家的网元级网管系统只能管理各自设备、容易存在盲点现象的问题。

当时特别关注的是,一张庞大的网络,每天产生的数据记录或许有上千万条,如何实现上传、分析和同步管理?“我们基于广域海量数据同步技术,解决了广域分布式环境下海量数据实时、定时同步问题,具有较强容错性;同时采用动态异地容灾保护技术实现北京、上海灾备系统之间的协调同步、灾难监测和告警,形成主备动态切换能力。”董晓庄表示。

在确定网络总体架构后,中国电信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中盈优创作为平台的集成商,而关键性的功能全部由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由此,一张超大规模的网管系统建设由此拉开。(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