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移动业务超宽带成第一支撑(2)
移动业务成第一支撑
在中国电信2011年营收的2450.41亿元中,来自移动服务所带来的收入为682.48亿元,同比增长了43%,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7.9%,移动服务收入已经超过有线宽带,成为中国电信第一大业务。中国电信摘掉了“固网运营商”的帽子。
在巨大的移动收入中,移动数据收入为296.2亿元,较2010年增长57.4%;移动语音收入为386.28亿元,较2010年增长33.6%,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5.8%。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3G用户规模效益显现,促进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财报显示,2011年中国电信移动用户净增3595万户,用户总量达到1.26亿户,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移动用户市场份额提升至13.0%。3G用户净增2400万户,总用户数达到了3629万户,3G市场份额达28.5%,初步实现了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竞争格局。更值得提起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3G渗透率在去年年底分别达到28.8%、20%和7.8%,中国电信的3G渗透率在三大运营商中是最高的。
2011年,中国通信市场逐步步入了2G业务向3G业务转换期,3G业务的发展加快。一方面,中国电信通过自有营业厅向手机电子消费市场卖场化改造,强化了体验式营销,智能手机尤其是千元智能机种类的日益丰富,使3G智能手机销量迅猛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即时通信、微博、团购、号百等互联网应用业务的发展,中国电信数据流量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升。
成熟的CDMA技术、丰富的移动业务应用、优质的服务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等,共同促进了中国电信走在了3G发展的快车道上。
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C网运营商,中国电信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注目。虽然是最后进军移动市场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却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借3G带来的新机遇,中国电信在3G市场上发展得风生水起,华丽的转身象征着一个美丽的开始。但是,在春风得意之时,中国电信也不能忽视,未来发展路上还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移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从三大运营商2011年的财报看,2011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3G用户总数达5121万、3629万户和4001.9万户,三足鼎立之势已然显现;从增长速度上看,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数都取得了140%以上的增长。3G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国内运营商面临着巨额补贴的困境。据了解,2011年,中国移动手机补贴172亿元,中国电信手机补贴156亿元,中国联通3G销售费用加上手机补贴共计131亿元,其中3G手机补贴总计人民币58亿元。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高层近日还表示,2012年手机补贴会继续增长。而随着中国电信iPhone 4s的引入,手机补贴之争将进一步升级。在3G领域,运营商更多的是进行存量用户的争夺,中国电信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补贴的泥潭。
其次,传统优势业务宽带的发展面临挑战。对于中国电信来说,传统宽带业务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但是,目前中国电信却面临着中国移动和广电入局带来的挑战。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宽带之争也逐渐走向了前台。去年7月底,国家广电总局下属广电规划院与摩托罗拉签署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合作协议。并计划结合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到2012年底前使12个试点城市的宽带接入速度超过100M bps,同时以光纤同轴混合网为基础推进光纤入户。宽带之争早已拉开序幕。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电信为我国的宽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提速又降价,但自从2011年11月起,中国电信陷入了舆论危机之中,垄断、假宽带、手机网速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革命尚未成功,战士仍需努力。新时代有新的机遇,也有更多挑战,中国电信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在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创新提供更丰富的应用,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才能战胜困难迎来越来越多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