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4G加速:奚国华扫清种种路障(2)
奚国华的话不无道理。至今,TD-LTE产业链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比如,终端芯片才刚问世,中低端产品的具体设计方案几乎一片空白,中兴华为今年初曾计划推出这类产品,但都是数据卡。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认为,整个产业链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成熟。
从官到商,奚国华深谙国家战略的意图,他似乎更懂得将企业的发展与其结合起来,为中国移动争取到了更多的政策空间。
“与前任相比,奚国华显得更加务实。”战国策咨询首席分析师杨群表示,现在国内正处于2G向3G的规模转移期,大举切入4G会导致很多压力。因为相关部门担心,4G将导致3G的生命周期缩短,“2009年3G才发牌照,2011年4G就商用,那么中国移动这两年在3G投入的2千多亿巨额就等于白费了。”
不过,奚国华并没有止步于3G,更没有否定王建宙的4G大布局,而是希望通过3G建设为中国移动在未来的4G博弈中增加砝码,在强调3G的前提下,奚国华甚至要让中国移动的4G战略加速。
务实布局
4G对中国移动来说是无法回避的。8月份,联通和电信在3G 用户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3.1%和29.4%,较7月份略有上升,而移动则下滑至37.5%;中国移动的3G 用户渗透率为10.4%,而联通、电信3G 用户渗透率则分别高达28.2%、37.8%。另外,奚国华入主后,虽然中国移动在3G终端的劣势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诸如iPhone等一些明星机型仍没有TD制式。
“中国移动4G势在必行,但可能需要更多的策略。”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表示,除了保护投资的考虑外,监管部门还有一层担心,TD-SCDMA与TD-LTE两张网一起运营,中国移动是否会和当年联通GSM与CDMA一样陷入巨大内耗之中?
但这个在王建宙时代的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解决。按奚国华的表述是“三个一”,即“更换一块基带板、做一次软件升级、增加一对光纤”即可将3G基站平滑过渡为4G,并向下兼容。据设备厂商透露,TD-SCDMA站点升级至TD-LTE,平均在一个小时内即可完成。
中国移动继续大举投资建设3G网络,在4G时代,“不但不会造成网络基础设施的浪费,还可大大节约建网投资,缩短施工周期。一旦条件成熟,即可将TD网迅速全面升级为3G/4G双模网络。”电信专家李进良称。
显然,奚国华选择了由3G切入4G,而非直接跨入4G的路线,不仅是出于市场的考虑。消除了各种担忧后,中国移动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工信部部长苗圩最近表态即为最佳佐证。
有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对奚国华的评价是“务实且不失强势与雄心”。早在2009年,在工信部任职时,他就提出了TD-SCDMA要在中国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现在,他提出要让TD-LTE在全球市场上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管电信、联通是否加入,现在4G已不是中国移动一家在“单打独斗”,目前日本软银、Sprint等海外运营商已经宣布将建设TD-LTE的制式网络。不过,将TD-LTE普及化进而推动TD-LTE发展的策略在王建宙时代就已经开始,奚国华只是延续了王建宙的工作。
事实上,中国移动两任管理者都将TD-LTE看作中国移动“未来的希望”,如果“理想主义者”王建宙将中国移动推上了4G轨道,并指明了方向,那么奚国华则为4G清除了种种路障,并踩下了油门。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