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拖后腿”的终端?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作者:黄鱼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13 14:45 
核心提示:芯片的这一特性,导致其本身就容易成为产业发展初期的薄弱环节。在TD-LTE产业发展中,由于前期介入的芯片厂商的数量有限,产业力量非常薄弱,更使TD-LTE芯片的发展进度远远落后于系统设备,成为产业链中“拖后腿”的角色。

“终端是TD-LTE发展的瓶颈”。今天,在TD-LTE产业发展中,网络、频段都不是主要问题,而终端尤其是终端芯片的研发是制约TD-LTE发展的关键所在。终端是产业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TD-LTE产业而言,虽然TD-LTE网络的成熟是TD-LTE终端应用的基础,但是种类丰富的TD-LTE终端的大规模应用才是TD-LTE业务推广的关键所在,甚至决定着TD-LTE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但是,正如业界所看到的,TD-LTE终端尤其是TD-LTE芯片的研发,已经成为产业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面对这一市场情况,我们不禁想问,在TD-LTE的飞速发展下,TD-LTE终端发展的困局真的无法打破吗?

芯片破局在望

与系统设备不同,终端芯片的研发往往具有滞后性。由于芯片的高集成度特性,使得它不能进行灵活的改动和调配,因此需要等待技术标准和产品规范基本完善之后才能开始研发。与此同时,芯片从设计方案形成到量产,也需要一定时间,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测和调试。芯片的这一特性,导致其本身就容易成为产业发展初期的薄弱环节。在TD-LTE产业发展中,由于前期介入的芯片厂商的数量有限,产业力量非常薄弱,更使TD-LTE芯片的发展进度远远落后于系统设备,成为产业链中“拖后腿”的角色。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直以来相对于系统设备,TD-LTE芯片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TD-LTE终端和配套芯片的数量和种类不足以支撑运营商的大规模网络部署,但是与其自身相比,TD-LTE芯片和终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技术层面的短板正在逐渐弥合,并且,伴随着国内外运营商、芯片厂商对TD-LTE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TD-LTE芯片和终端的突破已经不再遥远。

目前,已经有超过17家芯片厂商投身于TD-LTE产业,其中不仅有高通、Marvell、Sequans、意法爱立信这样的国际芯片厂商,还有中兴、海思、展讯、联芯科技等国内芯片厂商,尤其是国际芯片巨头高通的加入无疑增强了整个TD-LTE芯片阵营的信心。据统计,2011年,全球TD-LTE终端芯片市场规模达40.70万颗,同比爆炸式增长1708.89%,市场规模实现第一次飞跃。

未来,伴随着全球运营商进一步加大TD-LTE商用部署的力度,TD-LTE芯片市场还将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据赛迪顾问预测,2012年,全球TD-LTE终端芯片市场销量将达321.25万颗,市场增速为689.31%。今后两年内,随着印度、中国等TD-LTE网络商用的陆续开始,全球TD-LTE终端芯片市场销量将分别达3351.00万颗和13404.00万颗,市场同比增长分别为943.11%和300.00%,市场销量将实现第二阶段飞跃。届时,在芯片大规模量产的支持下,TD-LTE产业将在全球实现快速发展。(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