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LTE:爱你在心口难开

来源:OFweek通信国际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27 07:25 
核心提示:在未来新技术的演进中,LTE成为为数不多的热点领域,许多运营商对此寄予厚望。尽管数据爆炸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用户也需求更快速的无线数据服务,但目前来看,LTE被炒作得远远超过了实际情况。

与风起云涌的FTTx建设、宽带加速等有线基础设施升级相比,无线通信发展放缓,在未来新技术的演进中,LTE成为为数不多的热点领域,许多运营商对此寄予厚望。尽管数据爆炸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用户也需求更快速的无线数据服务,但目前来看,LTE被炒作得远远超过了实际情况。

今年LTE连接数仅占0.3%

近期,OVUM对当前六大热点移动宽带技术(移动WiMAX、CDMA 1x EV-DO、LTE、HSPA、TD-SCDMA(包括TD-HSPA)、WCDMA等)的市场份额作了统计。数据显示,未来5年内,全球移动宽带连接数将迅速增长,从2010年的8亿多增长到2015年的30多亿。但是,2011年LTE连接数仅占0.3%;到移动宽带大发展的2015年,LTE连接数也仅占11%。

另外,HSPA成为未来5年市场增长最为迅速的技术,其连接数将占据总体市场的约60%。随着3G的广泛铺开,HSPA把3G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更高的速率、更广的覆盖、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新型的终端、更创新的业务等日受青睐。

尽管LTE被看作UMTS/HSPA的替代技术,但是这种实质性的“替代”却显得遥遥无期——LTE的理论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但对于用户而言,HSPA+(DC-HSPA)已经可以达到42Mbit/s,可以满足用户当前的移动宽带业务需求;而从全球而言,并非任何地区的任一运营商都可以获得LTE所使用的20MHz频谱。

LTE终端设备的成熟度也成为制约其规模发展的关键。目前,终端设备主要在功耗、尺寸、智能天线集成、支持频段的数量、价格等方面存在挑战。

OVUM近期也针对LTE终端成熟的路线图给出了研究和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0年,LTE芯片、外置Modem走向成熟;2011年上半年,LTE MID和嵌入式上网本将走向成熟;2011年下半年,仅具备数据功能的LTE手机将走向成熟;2012年语音为中心的LTE手机将走向成熟。

左右为难

对于LTE而言,随着ICT市场的迅速变革,“杀手级业务”似乎越来越难以出现,但“杀手级体验”却成为业界共识——例如,更快的速度可以减少下载时间;更好的编码方案将显著提高语音/视频流质量;更低的延时将大大提高实时应用的价值;许多运营商也正提出,将当前基于DSL的体验通过无线的方式传播到千家万户。

LTE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降低移动宽带成本的武器,“获取更低的每MB成本”是其终极目标。乍看之下,LTE是如此华丽,采取了众多先进技术和领先理念——OFDM可以带来更高的频谱效率;采用更加扁平和简单的网络架构;全IP设计;支持TDD/FDD双模;采用智能天线(MIMO);更低的时延;更高的速率;更好的QoS和QoE等等。这些优势也成为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争先部署的关键因素,进入2011年后,各大设备商也纷纷扩大了LTE商用合同(表)。

但是,从现实需求来看,目前LTE尚不能为运营商产生新的营收;用户也希望尽量通过Wi-Fi等免费模式获得互联网无线接入,而不是LTE或3G;DSL的付费模式已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转向为LTE付费的意愿尚未形成;根据不同的速率或QoS进行阶梯型计费的需求还远未形成,运营商需为此做大量工作。

另外,从技术层面看,与2G向3G的演进不同,3G向LTE的演进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产业背景和成本考量。运营商新建LTE必须付出更多新的成本,比如:通过拍卖或政府审查获得新的频谱,需要新建接入网,需要新建移动核心网和IMS网络,需要扩展回传能力,允许与现存CS服务的业务延续性;新建OSS/BSS系统;对新的LTE终端给予补贴;必须突破新的业务模式等等。

即便都克服了以上挑战,某一运营商的LTE演进经验也难以完全复制。因为基于其形态各异的现存网络和技术选择(3GPP或3GPP2),每一个运营商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演进路径。

OVUM和Cisco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移动宽带市场将在未来5年呈现高速发展。但“量收不均”的问题仍将成为困扰运营商的重大挑战——2010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92%,但移动数据营收的CAGR却仅为9%。在此态势下,运营商对LTE的部署就显得更加挑战重重,因此,尽管LTE已成为演进大势,但演进之路并非一条康庄大道,留给运营商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