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成专利竞争的热土,我国产业界应加快早期布局
专利对于通信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实现互联互通的通信,统一标准非常重要,而在技术标准下部署有专利,就无异于拥有了必经之路的收费站。例如CDMA技术的先行者美国高通就以企业销售收入的5%收取专利费,即使诺基亚、博通和德州仪器这样的通信巨头,对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是以专利许可费率过高为理由,在2005年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垄断行为调查,和解也是付出几十亿美元的代价。
2011年已是3G部署的第三年,3G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iPhone4、iPad等智能终端的GPS、游戏、视频,以及车载终端等丰富的应用形式,使我们依稀看到了无线互联网兴旺发达的未来。LTE无疑是当前通信界最热门的话题。但不同于3G牌照发放前,对于TD专利的热议,LTE专利显得有些平静。
半年内LTE专利申请量激增58%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截至2010年5月,我们共检索到明确涉及LTE的中国专利申请431件,其中国内申请351件,占81%;国外来华申请80件,占19%。
通过本次检索,截至2010年12月,我们共检索到明确涉及LTE的中国专利申请680件,半年内增长58%。其中国内申请555件,占82%,国外来华申请125件,占18%。国内申请和国外来华申请仍保持胶着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来华申请采取PCT方式较多,进入国家阶段有长达32月的选择期,国外来华申请半年时间实现如此高的增速,说明国外公司非常重视中国LTE的专利部署,我们需要警惕专利风险。
摩托罗拉潜水艇专利浮出水面
摩托罗拉在LTE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EV-DO向LTE演进以及LTE在700 MHz频谱下的运转等领域都是先行者,摩托罗拉还是中国移动2010上海世博会全球首个试商用TD-LTE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合作伙伴。2010年8月17日,摩托罗拉通过了工信部2.3GHz的TD-LTE实验室全集测试。
但是,奇怪的是,半年前我们并没有发现摩托罗拉有LTE的中国专利申请,我们综合摩托罗拉在全球专利申请的情况分析,摩托罗拉并不是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而是申请的专利尚未公开。
在此次的研究中,我们就发现了摩托罗拉潜水艇专利中的第一件关于LTE多模技术专利申请浮出水面:“CN200880020732-用于用户设备的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装备”,其以2007年的美国专利US 60944,674为优先权,通过PCT途径于2008年在我国申请,2010年6月16日才公开,因此,摩托罗拉至少从2008年就开始在我国申请LTE相关专利。
在参加2010年ICT高层论坛期间,多位演讲嘉宾提到多模技术是目前发展的关键技术。建议相关单位对多模技术的专利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
INTERDIGITAL先行一步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拥有一套专利力量评估指标(Patent Strength),使用这套指标分析评估LTE美国专利,其中美国INTERDIGITAL公司的专利排名前列。公司主页上介绍其在全球拥有超过7000件的有效专利权,并有10000件专利正处于专利审查中,这家公司在专利许可收费方面堪称典范级专家,而其在中国的专利动作也令人印象深刻。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