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还需依靠移动支付发力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就我国电子商务而言,无论是B2B还是B2C、C2C、团购、代购等,新模式、新平台均层出不穷。 这些发展模式不断从PC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终端,这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的源源动力。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潜流涌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是总部设在杭州的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该机构报告统计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为家电、日用品、服饰等实体商品的交易额。监测报告指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正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企业应用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热点,呈现出广泛渗透、规模扩张的特点。
报告显示,当前跻身移动电子商务的企业类型较广,包括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移动服务提供商、新兴IT公司以及网络公司等。国内各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被几家大的运营商所占据,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亿美软通、新网互联、用友移动商街,这三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整体市场的40%,剩下的大部分市场空间,则基本被汇海科技、中科聚盟、天下互联和其他小型厂商所瓜分。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周平认为,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商务活动。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定制移动电子商务的子类服务以及相关信息。移动支付方便快捷、信用机制好也将推动着移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此外?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主要集中在手机上?由于手机号码具有惟一性,手机卡上存储的用户信息可以确定用户的真实身份,便于移动电子商务实名制的普及以及支付的规范。
报告还预测,在3G用户规模性增长、移动互联网管制政策逐步放松、运营商纷纷加入打造移动支付平台的大趋势下,未来两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将迎来发展井喷期。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还需移动支付发力
就目前而言,国内移动电子商务支付手段主要有两种:物流公司代收货款和充值点卡代收。前者基本为货到付款,物流企业代收。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目前中国物流行业鱼龙混杂,物流企业与商家的结算风险比较大,而且结算周期相对比较长。此外,充值点卡代收方式相对比较保险,但仅限于小额支付,一般在30元内,消费产品主要以虚拟产品,如彩票、道具等产品。从安全,快捷,便利等式来看,就此而言,此二者都不尽如人意。
长期以来,小额扣费一直都是以短信通知与确认方式扣费购买网络产品为主。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原始但也有一定市场的移动支付手段,不过,过于依赖运营商导致费率过高和不保险的结算周期,使得众多商家望而却步。
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移动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而主要的商业形态为通过手机WAP平台,向手机网民提供手机、娱乐数码、化妆品、服装以及充值点卡等为主。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多元化的需求将使得这一应用变得越来越少。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8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手机用户数量近8亿,但就用户规模及应用而言,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支撑,很明显,只有突破了支付这个瓶颈,移动电子商务才有可能更快更好的发展。2010年初,艾媒咨询对市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7%的手机网民没有进行过任何移动电子商务行为。因此,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还处在萌芽状态,这个萌芽期的长短将直接由手机支付的发展程度来决定。
移动支付或成未来发展突破口
来自2010年亚洲智能卡展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未来1—2年内,我国8亿多手机用户中,将有一半用户通过手机完成交易和支付。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数突破了4.5亿人,移动支付具有很大的潜在用户基数,而这个基数孕育着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机遇。
就移动支付产业链而言,其核心成员包括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三种角色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移动支付市场中存在众多细分市场机会,包括帮助商家处理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安全性解决方案、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等。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表示:手机支付市场规模或将迅速扩大,2011年有望达到2.2亿户?而市场规模将在2012年呈爆炸式增长突破100亿元。
相比传统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目前手机用户已经突破7.5亿,就家庭渗透率而言,早已达到95%以上,与用户对支付的需求性相当一致;其次是移动支付可与手机号码进行捆绑,如果配合适当的管理机制和技术管控,随身携带的资金安全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第三是移动支付操作便捷简单,如果建立共赢的商业模式,对于商户、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