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布局LTE面临应用短板
3G时代中移动依然努力地拓展着版图,维持着市场老大的地位,但在发展数据喜人的同时也暗藏着隐忧。中国移动近日公布了2010年12月份运营数据,数据显示,12月新增3G用户186.7万户,截至2010年12月底3G用户总数已达2070.2万户。
中移动成为国内三大运营商中首位3G用户超2000万的运营商,表面上看发展形势喜人,大大领先于另两家运营商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中移动加快布局LTE的步伐,整体上看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两大竞争对手,但繁荣景象背后是否有隐忧?
加快布局“圈地”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10年12月净增用户437.8万户,增幅较11月份的462.3万户再次下降,但增幅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增加的移动用户数永远高于中电信与中联通之和。据统计,12月份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用户250万,中国联通新增移动用户190.1万,两大运营商新增的移动用户数约为440万,比中移动一家的新增用户数低了约20万。
中移动在3G时代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3G用户数方面,中移动2010年全年新增3G用户1729万,和另两家运营商全年新增的3G用户数总和相当,一家通吃两家的现象依然存在。2010年,在3G用户方面,中国移动仍保持总用户数的领先优势,中电信表现抢眼,中国联通则充分发挥出后发优势,但中移动超二千万的3G用户数依然是当仁不让的绝对市场老大。
此外,工信部已正式启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个城市的TD-LTE试点。中移动正顺势加快布局4G市场,按照工信部的规划,TD-LTE规模试验的目标是形成商用能力,通过扩大部署和应用的规模,以实现端到端产品达到规模商用的成熟度。可见,作为目前运营业领先者的中移动正多方位发力“圈地”市场。
“被3G”难掩应用短板
但实际上中移动所统计出来的3G用户中有多少是真正的3G用户,还值得商榷,尤其是所谓的TD座机用户更有充数之嫌。此外在3G用户中还存在不少用户处于“被3G”的状态,即因为运营商的促销攻势被动成为3G用户的这一部分人。此外,中移动的TD用户中还存在大量3G用户使用2G套餐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所谓的3G用户数大打折扣。
中国移动表示,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用户已超过1000万,手机阅读用户超过3000万,中国移动已在26个城市开始无线城市试点。可见,中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建设方面也加快投入与发展力度,但是3G发展最重要的网络建设问题却是中移动后续发展一大难点。
业内专家指出,如果3G仅是把分组交换的带宽扩展到几百K,绝不可能支撑大规模的互联网应用,因为带宽不够。3G业务要想更为迅速地发展,甚至取代2G,带宽的扩大非常重要。目前,中移动的TD网络无论在覆盖范围、终端规模还是融合应用业务方面都与中电信、中联通相距甚远,甚至一直力挺TD的电信业专家李进良也表示中移动负责的TD网络建设相对落后,在网络覆盖、用户数量、终端发展的表现落后另外两大标准。
因此,在以网络为基础支撑的3G竞争中,中移动在网络建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应用方面拓展将会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在保证用户使用3G业务的稳定性方面。
加大竞争筹码存变数?
中移动在加速布局LTE这一问题上,业界对此并不都持赞成态度。南开大学教授丁守谦建议,在TD网远没有完善的条件下,TD-LTE试验网布局不应过度花费精力,只能作为知识储备,目前的重点仍要放在3G建设上。此外,中移动近期频频释放出回归A股的信号,业内分析师称,中移动急于回归最大可能是移动正在全力发展TD-LTE的准4G标准,这个需要到资本市场融资才能支撑发展。
中移动这所以如此迫切地发力LTE建设,甚至在3G刚起步各项发展基础还不牢固、资金情况还不充足的情况下抢占竞争先机,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规避3G产业链成熟度不足的劣势,力图通过超前竞争方式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这种加大竞争筹码的竞争方式是否合适,目前还不好评价,但的确对中移动现阶段的发展造成隐忧。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全业务融合下,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创新势头强劲,且在3G技术与网络建设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暂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整体产业链发展相对成熟,且应用拓展上也逐步推进完善,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相反,中移动虽然借发展LTE避开目前3G市场的被动局面,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只是发展了TD-LTE的传输速度,而在全业务融合方面没有强有力的投入与支撑,缺少应用的竞争是没有核心的, 那中移动的竞争优势在哪?
因此,中移动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切实将用户优势转化竞争优势,还需要多在应用上、网络建设等领域下足功夫,只有打好3G基础才能将优势延伸到未来的4G竞争上。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