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终端成本趋合理 低价潮难再现
从2005年广电总局发放IPTV牌照开始,产业链不断探索IPTV技术发展趋势,目前IPTV产品定位已由宽带升级业务填充转变为盈利业务,终端智能化、云化、网络适配化、高清3D、人机交互、跨屏互动等成为未来技术重点。
而集采价格逐年降低也成为趋势,2011中国电信IPTV集采出现“低价潮”,今年新一轮集采是否会引发新的“低价潮”?
同时,随着IPTV3.0规范的制定和此次对智能机顶盒的集采,也给智能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2012年,厂商应打破“价格战”,向智能化演进从而提升产业价值,因此,本文就IPTV产业链发展趋势与相关厂商展开探讨。
对话嘉宾:
华为
北京易视腾科技有限公司CEO侯立民
相比以往IPTV集采,中国电信今年集采比例仍然是标清占比最多,标清机顶盒市场份额是否接近饱和?相对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广电在机顶盒市场占有量为多少?
华为:从网络层面来看,高清要求网速8M以上,标清对网速要求相对较低,发展标清用户还是主流;从业务发展来看,高清和标清用户收费不同,级别不同;从视频内容来看,标清内容也依然占主流。目前预计国内宽带用户1.5亿,如果按50%渗透率来计算未来的市场空间,IPTV用户数为7500万。而中国联通仅有50万IPTV用户,广电的机顶盒市场超2亿用户。对于整个国内竞争环境而言,电信更有优势。
侯立民:此次集采标清机顶盒仍然占据很大份额,个人认为,是由于运营商本身具有比较大的产业发展惯性,在一些业务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规模化发展。
随着芯片等硬件出货量的增大,降价成为趋势,今年新一轮集采是否会引发新的低价潮?如果集采过于集中是否会形成产业垄断,厂商如何满足电信运营商集采的需求?
华为:由于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和芯片成本的持续降价等因素,使得机顶盒的价格持续下降是必然趋势。IPTV机顶盒的成本优势是各厂商之间竞争的最大优势,实现这个优势的最好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生产、销售来摊薄成本。对于厂商来说,一方面追求制造成本逐年下降,另一方面也在不断优化配置,改进技术以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
集采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获取合理的采购价格,从中国电信集采的规则和实际执行的结果来看,参与的厂商有20几家,实际获取份额的有15家,不存在形成产业垄断的可能性。运营商会结合最终客户的使用要求,不断刷新规范,推动厂商在技术上进步。
中国电信首次开启了智能IPTV机顶盒的招标,请分析下IPTV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侯立民:在与上海电信、四川电信交流中了解到,IPTV机顶盒智能化作为行业发展趋势一直被讨论,目前智能机顶盒的成本也已经降低,相对于高清机顶盒会只会高出100元(人民币)以内,同时采用以Android为主的操作系统。
目前厂商在智能化方面,主体软硬件方案已经较为成熟,中国电信此次试水智能机顶盒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加之目前OTT模式的挑战,运营商也在考虑IPTV+OTT的模式。中国电信试水智能机顶盒重要的是考虑用户需要哪些功能,以此作为市场数据进行调研,以此分析可以面向用户提供哪些功能和服务,从而进行规模化应用和推广。(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