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实用新型和风能专利都居国内各省区第一
对上海新能源产业来说,新近公布的一组数字可谓喜忧参半: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上,上海在国内各省区市中位居前列,但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却相差甚远。在这个全球关注、竞争激烈的领域,上海要有所作为,还必须再加一把劲。
不久前在一次会上,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乃根教授送给记者一本由他主编、上月刚出版的专著《清洁能源与技术转移》。粗粗一翻,记者被一组数据吸引了在太阳能领域,上海实用新型专利占全国的13%,与江苏并列内地各省区市之首;发明专利中,上海则以6%的比重和北京一起占据榜首。而在风能领域,上海的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都居第一,占全国比重都是9%。
专利(包括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的数量是衡量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乍一看,上海能在新能源的两大技术、四项指标上名列国内前茅,成绩可谓不错。但细细研读这份“成绩单”,却难言满意中国太阳能技术的发明专利中,43%来自日本、美国和韩国,若再加上中国台湾地区,境外申请占60%以上,上海在它们之后,只能排第五。风能的情况稍好,但境外的发明专利也超过了1/3。
具体到每一位专利申请人来进行排名,国内外的差距则更大太阳能技术上,中国专利量前九位的申请人都是境外公司。涉及风能,中国专利前五位被美欧企业垄断;上海电气虽位列第六,但专利量只有GE公司的1/5。
张乃根说,过去两年,他牵头完成的一项新能源技术调研发现,我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亟需的17种关键技术,全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他曾实地调研国内某大型风电场,结果发现,甚至连风机调试都是外国公司负责。
“十一五”、特别是最近两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展示出的雄心引起了发达国家的警惕。
今年6月,美国向WTO起诉中国为风电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其实是美国工业界对华发起的主动防御。北大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指出,上半年,美、日两国发布的创新战略计划,目标直指中国包括新能源在内的重大技术领域,试图以手握的基础专利干扰中国企业发展。
作为本市着力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上海新能源产业正行驶在快车道上。去年,该产业增长超过30%,今年预计将超过50%。但张乃根表示,就风能和太阳能而言,上海企业在国内算不上最大、最强,更面临国外知识产权的壁垒和风险。未来几年,上海必须进一步加大公共投入。他建议上海尽快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清洁能源研发中心,制定一份攻克该领域关键专利技术的战略和实施纲要,并建立完善产学研的一体化机制。
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秘书长吕国强表示,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导意见》是本市今年的重点,《意见》将聚焦新能源等产业,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专利预警、人才培育等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