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力发电再起风云
相比“微利润”的陆上风电,在投入成本更大、对风机质量要求更高、风险更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上,众多风电运营企业能否获利,目前还是未知数。
记者随着海上风电第二批招标准备工作的启动,业内人士再一次嗅到了“风起云涌”的气味。6月召开的一次海上风电会议上,国家能源局为中国海上风电定下的目标为,2015年建成海上风电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为了完成上述目标,能源局决定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准备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标,总建设规模在150万~200万千瓦之间。跟第一批特许权项目相比,这次招标不仅规模翻番,而且覆盖范围更广,将从江苏延伸至河北、山东、浙江甚至广东等地区。
海上争风
第二批招标启动在即,设备商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去年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作为整机供应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获得江苏大丰20万千瓦项目。“第二轮招标至少不能低于首期,这是金风的目标。”在金风科技于6月30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金风科技总工程师崔新维的表态颇为保守。崔新维同时透露,金风科技首台6兆瓦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将于明年上半年并网发电,2014年实现量产。同时金风科技已经作好了迎接50万甚至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挑战的准备。在风机整机制造上,机组大型化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大型化将是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趋势。通过增加单机容量,可以提升机组在风电场建设中的成本占比,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场的总建设成本。”崔新维解释说,“理论上说,与陆上风电相比,相同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成本高出40%以上,而目前已经示范的案例表明,这个数字还要更高。风电机组大型化势在必行,6兆瓦机组将是未来海上风电的主流机型。”据崔新维透露,金风科技将在“十三五”期间推出10兆瓦级样机。“目前金风推出的6兆瓦风机应用的依然是直驱永磁技术。”崔新维说,“金风始终坚持的直驱永磁技术路径是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而在此之前,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华锐风电高调宣布,国内首台6兆瓦风电机组在江苏盐城综合产业基地正式出产。华锐风电表示,这台风机由其自主研发,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广泛应用于陆地、海上、潮间带各种环境和不同风资源条件的风场。在海上风电场,大功率的风机不仅可节约建筑成本,且更加适应海上环境。据了解,国电联合动力、上海电气、华仪电气等主要设备厂商也纷纷瞄准6兆瓦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发。维斯塔斯、西门子、GE等国外各大整机商都在进行6兆瓦机产品的布局。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到2020年6兆瓦级产品的应用将占海上风机市场的50%。风电机组“6.0兆瓦”时代正加速开启,而热情高涨的整机商要想在特许权项目招标中再下一城,要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形势。“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制高点,金风科技在技术路径上拥有先天优势,我们不可能放弃对制高点的争夺。”崔新维说。
出海“晕船”
风电企业摩拳擦掌的背后,是海上风电广阔的市场。中国拥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详查初步成果显示,中国海域5~25米水深、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5亿千瓦。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未来将可以就近供应沿海城市,并网难题和长距离输送的技术问题或将更容易解决。由于风资源具有持续稳定、发电量大等特点,海上风电被中国寄予厚望。不过与欧洲企业近20年的海上风电运行经验相比,中国才刚刚起步。中国自2007年起步以来,已建成海上风电装机14.25万千瓦,初步具备了海上风电设计、施工及设备制造的能力。“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成海上风电3000万千瓦,几乎是未来几年风电市场的15%。”在崔新维看来,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制高点,是企业必须要攻下的高地,而随着海上风电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海上风电或成为因并网受限而陷入低谷的风电行业转折点。然而,风电出海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与陆地风电基地相比,海上风电面临的首要难题是高额的成本。据崔新维介绍,一般而言,陆上与海上风电场在成本比例方面差异较大。“陆上方面:风机成本占64%、基础占16%、电网连接占11%,其他为9%;而在海上,风机成本约为45%、基础占25%、电网连接占21%、安装占7%,其他为2%。”他透露,在不考虑海上风电场运行期间的维护费用与可能发电量损失的情况下,相同容量的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要高40%以上。“主要是涉及到海上的打桩、安装船的费用,海底电缆的铺设、海上变电站的建设,这些与陆上风电相比都是额外的。”崔新维说。除了成本高昂,海上风电面临的较大风险对风电机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6月举行的2011年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上,中国最大的风电运营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对国内风机质量的抱怨已然公开化。“你(华锐风电)要是暴露了太多的质量问题,我没法买你的设备。但是我上次跟老韩(华锐风电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说了,没办法,我只能买你的啊,因为海上有些机型别人没有,但是如果别人有,我就不买你的了。”谢长军给国内最大的风机制造商提出了“友好的建议”。面对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的施工、运行、管理差异,以及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质量问题,谢长军调侃地说道,“龙源做陆上风电还是很生龙活虎的,做海上现在有点晕船”。(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