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风能 >

私营部门融资相对滞后 风电融资需创新模式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8 11:08 
核心提示:“2004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可再生能源大会上首次提出融资问题是全世界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瓶颈,从那时候开始,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调查和研究,在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是资金这个主要瓶颈。”

“2004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可再生能源大会上首次提出融资问题是全世界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瓶颈,从那时候开始,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调查和研究,在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是资金这个主要瓶颈。”在近日举行的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亚洲开发银行高级分析师木村寿香(Hisaka Kimura)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预期需求普遍增长。在此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对风能领域融资问题进行了讨论。世界风能协会秘书长Stefan Gsaenger介绍道,在过去五年中,亚洲是全球风能增长最快的地区,2010年增长率约为50%。其中,中国作出了很大贡献,占有世界新增风机50% 的市场份额。

而未来十年全球风能装机容量还将有较大增长。木村寿香指出,到2030年,亚洲将在世界能源供应上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亚洲将占世界能源消耗的38%,碳排放量将从目前的30%左右上升到45%。对于中国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增加到总能源消耗的15%这个目标,木村寿香认为是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目标”,虽然中国政府大力推动风电发展,但是为了与技术和经济潜力相适应,还需要巨额的投资。据介绍,最近的研究估计,到2030年,每年用于减排的资金需求将达到1750亿美元,用于改用变通能源的资金需求将达到1000亿美元,很多政府和私有部门的公司也越来越多的采用一些策略来应对气候变化,其中超过80%的所需投资将会来自于私营部门。而亚洲开发银行总结了中国融资的几大特点是:大型风电国企可以获得贷款,私营企业比较困难;制造企业比运营企业更容易得到支持;大型的旗舰项目容易获得更多的资金。

今年1月28日,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贷款协议。亚行将为中国风电提供总额达2.4亿美元的贷款,支持私营部门参与中国北方风电场项目开发。据悉,中国风电将利用该笔贷款在2013年前新建并运营装机容量最高达800兆瓦的风电项目。这些风电场大部分将位于吉林省境内,该省拥有中国最丰富的风力资源,但私营部门投资及融资却相对较为滞后。木村寿香表示,这是亚行为风力发电提供的首个多项目融资贷款。该项目将帮助亚行为多个中小型风电场提供资金。通常情况下这些风电场很难独立获得亚行或国际银行的资金支持。

对此,Gsaenger认为,风能仍然是一个较新的市场,需要增加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因此,必须确保新进入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享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扫清他们的市场障碍。而要进一步加快风能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初始投资问题。由于建设初期的固定成本在风电投资中占有较高比例,因此风电成本的降低主要依靠初期阶段。Gsaenger指出,应当关注设备市场,这是提高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方面。Gsaenger还提出,虽然风能是现在成本最低的新能源,但仍然需要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世界风能协会就提出建立给新能源发展的全球基金,由一些新能源发展较快的国家如德国、丹麦等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助,帮助它们真正大规模进行风能投资。而木村寿香则对中国寄予厚望,她表示:“我们认为中国将来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技术枢纽,而且也是金融枢纽,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开展更多的风力发电项目。”海上风电的融资是一个新领域。

据Gsaenger介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可能已经超过了3000兆瓦,其中欧洲和日本都有较大的海上风场,而中国2010年也排在了第6位。木村寿香指出,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300亿瓦的海上风力发电,而一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就相当于建20个新的核电厂。因此需要更广阔的技术发展和一些投资结构的变化,这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跟其他的技术相比,海上风电融资的限制是国企的垄断,传统的企业融资不能完全胜任离岸扩建风电融资的任务,”木村寿香说,“虽然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巨大的,但通过更广泛的支持,我们就有机会调整传统的融资方式,提供涵盖内容更广阔的解决方案。”参加此次论坛的加勒德哈森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伟平也特别强调,风电行业特别是海上风电需要探讨新的融资模式。中国风电企业融资大多采用大型电力公司自己担保的方式,项目融资还没有成为主流的融资方式。

潘伟平指出,项目融资在西方国家非常普遍,保险公司和银行都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不一定要效仿西方模式,但我觉得境内外的保险公司和银行应该在这个行业中起到更大作用。”随着近年来到资本市场融资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潘伟平强调,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上市以后应更关注制造质量和运营质量,这样才能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正面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