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项目信息 >

川企赴新疆巨资打造太阳能光伏一体化项目(2)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9-23 13:06 
核心提示:通威自2006年入主太阳能光伏新能源领域以来,被媒体誉为中国新能源第一人的刘汉元积极参与行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加国际性的新能源峰会和论坛,并通过全国政协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同时出版新能源专著、

通威自2006年入主太阳能光伏新能源领域以来,被媒体誉为中国新能源第一人的刘汉元积极参与行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加国际性的新能源峰会和论坛,并通过全国政协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同时出版新能源专著、多次接受媒体专访等形式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鼓与呼。从2008年开始,刘汉元在全国两会上先后提出了十余篇有关新能源产业的提案或发言,如2008年的《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构建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体系》;2009年的《将光伏产业纳入扩大内需政策扶持范畴》、《光伏产业是带动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火车头》、《出台基本电价保底收购政策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2010年的《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新能源战略选择》、《充分利用西部光伏资源加快建设我国新能源基地》等。其中在2009年的政协常委会上,刘汉元常委提出出台基本电价保底收购政策的建议,并指出补贴电价初期可设定为1.2元/千瓦时,时至今日,发改委在进行了相关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7月24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首次对中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进行了规定,上网电价为1-1.15元/千瓦时,与之不谋而合,这是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第一个文件,对我国启动光伏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成为整个光伏行业的强心剂。

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刘汉元又以《为我国和平崛起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撑我国和平崛起》、《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待调高》的提案和大会发言,继续阐述太阳能光伏产业对构建我国甚至世界能源战略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关于《为我国和平崛起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的提案日前得到国家能源局的明确回复,“当前,国家已根据光伏发电项目社会平均投资成本和资源状况对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进行了研究测算,形成了初步的光伏发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对非招标项目,按一定时期内地面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社会平均成本统一核定上网电价,并将根据项目投资成本及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对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项目按当地脱硫燃煤发电企业标杆上网电价执行。”

刘汉元分析指出,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实用水平在15-20%之间,这一比例大约是太阳能通过水稻、小麦、玉米等植物,固化为人类可食用生物能效率的30倍,是通过玉米生产乙醇的100倍。随着世界经济向低碳方式的转变,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以其自身接近零碳排放,而尤具优势。因此不难看出,太阳能是我们目前可使用的清洁能源中一次性转换效率最高,使用最简单、最可靠、最经济的清洁能源。从经济角度考虑,如果电价以1元标准计算,则1亩土地可以创造10-20万人民币左右的财富。而目前1亩土地每年仅可以创造相当于平均0.3吨粮食的财富价值,以每吨粮食5000元人民币计算,相当于1亩土地直接创造财富价值1500元。这样对比,1亩土地用来进行太阳能发电,土地的价值就远远高于通过生产粮食产品获得的财富,二者之间是66-133倍左右的巨大财富差异,所以,光伏发电是单位土地面积财富输出的最佳形式。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单位土地面积财富输出的比较,并非挤占我国现有的良田沃土,更多是利用我国西部地区光照强烈的沙漠、戈壁、荒滩、荒坡等地区,尤其是利用现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假设将这些沙漠化土地的1%,用来安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目前较保守的100Wp/m2技术水平计算,装机容量即可达10亿千瓦。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物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能源正逐渐枯竭,人类由此开始面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国内能源危机的日渐严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要求,能源战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共识,依托科技进步,大规模寻找、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已势在必行”,2010年6月6日,由刘汉元与人联合著述的新能源专著《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书得到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三位领导的鼎力推荐。同时,成思危副委员长还为该书亲笔作序。该书以睿智的观点、新锐的见解、精准的论述、翔实的数据,对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做出了全面、系统的思考,并以物理经济学的跨界视野,探索能源与人类大历史的关系,对新世纪能源问题和能源安全命题展开了深度剖析。(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