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核两翼”布局新能源 2015年发展成千亿产业
以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为核心发展区,以新津和龙青金(龙泉驿—青白江—金堂)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翼—记者14日获悉,《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该规划。该规划提出,将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实现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建设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打造以太阳能、核能、风能、动力及储能电池、智能电网五大重点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新能源产业总部基地。
现状:新能源产业体系雏形初成
记者了解到,成都新能源产业自2008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75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87%,年均增长率达70%。“十一五”期间,成都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技术路线较为领先、产品类别相对齐全、产业链比较完善、研发与检测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发展特色。2010年,成都获批“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蝉联“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能源产业城市”称号。
2010年,规划建设了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引导新能源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规划方面,功能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面积15.1平方公里,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
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新能源项目34个,其中50-100亿元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其中,太阳能产业包括已投产的有天威新能源(一期和二期)、天威四川硅业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汉能控股、旭双太阳能等。核能产业,已投产的有三洲川化机、川开实业、瑞迪机械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军民两用核动力(非放)研发基地、四川川锅等。风能产业,已投产的有天马轴承、成都佳电、川润液压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天之新能源、四川安那际等。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已投产的有宝生新能源、银鑫新能源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国舰、国晶等。
目标:2015年年主营收入1100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规划提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将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动力,以高端集聚和开放合作为途径,以生产要素保障和政策机制完善为抓手,力争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31%,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年均增长33%。
其中,太阳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660亿元;核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65亿元;风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50亿元;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智能电网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5亿元。
布局:30平方公里核心区连“两翼”
规划对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了详细的确定:充分发挥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北连绵阳、德阳,南接眉山、乐山,积极打造“绵—成—乐”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其中,成都重点构建“一核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即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发展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太阳能、核能、风能、储能电池、智能电网产业为主的研发、制造、商贸流通、总部经济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两翼”:即新津新能源产业发展翼和龙青金(龙泉驿—青白江—金堂)新能源产业发展翼,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配套发展区及特色产业发展区。其中,新津新能源产业发展翼以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龙青金新能源产业发展翼,主要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其中龙泉驿区以经开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青白江区以天马轴承、三洲核能、三洲特管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风能和核电成套设备及配套产品;金堂县以四川川锅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压力容器等核电装备,进一步延伸核能产业链,积极发展核电环保处理设备等特色产业。(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